《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是美国作家贾雷德·戴蒙德所著,由谢延光翻译。起初,作者从他位于新几内亚岛的朋友得到一个问题的启发:“为什么白人制造了那么多产品,而我们黑人却几乎没有自己的产品呢?”这个问题促使作者进一步思考财富和权力的分配为何如此。然后,作者认为不同民族之间的历史相互作用,通过征服、病菌传播和种族灭绝导致了现代世界的形成。这种现象是因为民族环境的差异而不是民族生物学上的差异。
本书分为四个部分:从伊甸园到卡哈马卡、粮食生产的出现和传播、从粮食到枪炮、病菌与钢铁、在五章中环游世界。在整本书中,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典型案例来了解不同民族的征服。1532年,一小撮西班牙人入侵了秘鲁的卡哈马卡城。尽管印加帝国带来了8万人的军队,却被西班牙人轻易征服。原因是西班牙人拥有更先进的技术(步枪、航海技术)、交通工具(马匹)和复杂的文化(行政组织和文字)。接着,这些西班牙人将自己免疫力强的疾病传染给了本地没有免疫力的民族,这对于欧洲人的殖民征服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为什么欧洲人的技术文化发展更快而非美洲人呢?作者认为粮食生产是枪炮、病菌和钢铁发展的先决条件。粮食生产意味着更多的可消耗卡路里,也意味着人口更多。农民可以通过驯化动植物来生产更多粮食,相比于狩猎采集,在田地附近定居并缩短生育间隔也可以使人口更加稠密。定居生活的结果是人们可以将多余的粮食贮藏起来,并养活管理人员、神职人员、手艺人和抄写员等特殊人群。复杂制度的根本原因是农业,其次才是人口密集定居社会和可储存余粮,而左右了这些的是农业带来的驯化动物和植物。
驯化动物会使人类接触到动物身上的病菌,加上人口的密集聚集,传染病得以流行。人类在与这些传染病接触后逐渐形成了抵抗力。当这些具有抵抗力的人与那些未曾接触过这些病菌的人接触时,后者有可能因此丧生。粮食生产源于野生植物的驯化,因此在野生植物繁茂高产的地方,如地中海旁的新月沃地和中国,驯化动植物的可能性更高且更顺利。同样,哺乳动物的驯化也是如此,欧亚大陆相比于其他大陆有更多可供驯化的野生哺乳动物。
被驯化的动植物之后需要传播。不同大陆的地理和气候因素会影响作物和牲口的传播速度。欧亚大陆东西向传播较为容易,而非洲和美洲的南北传播则困难。频繁的文化交流会促使各个方面的进化更快。
最后,航海技术的进步使得欧亚大陆的人们能够到达其他大陆。西班牙人带来的枪炮和病菌征服了其他大陆的人。此外,技术的发展是长期积累的,而不是仅仅孤立的英雄行为。技术发明后的大部分是得到使用的,而不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求而发明。人口越多,潜在的发明者也越多。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