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很重要。这是一个众所周知又很容易引起焦虑的话题。
有两个原因:我们生活在一个商品社会,经济学的存在就是为了研究商品社会;其二,经济学学科内的流派众多,各个流派的进入门槛都不低,且不同流派间的观点还经常互相矛盾。所以普通人看经济学,就像是看一座大山,往往在开始翻越前就被吓退了。这又反过来加深了焦虑。这焦虑,给了很多被人割韭菜的机会。
基于前言,我们想要生活得更好,就不得不正视并攻坚经济学这座大山。而第一步是,找到登山的入口。最好的登临入口,往往是大学教材。因为教材存在的目的,是为本学科领域培养人才。所以最低限度,教材在硬知识上不会有明显的错谬。
另一个众所周知的事情是,国外大学的教材往往比国内大学好。尤其是经济学这种完全诞生于西方的学科。如果要选一本经济学教材帮助自己入门经济学,那当然是选国外教材比较好。国外那么多大学,教材用得也不一样,应该怎么选呢一个方法是看教材的版本,如果它能出到第13版,那毫无疑问,是非常经典非常具有生命力的,比如这本保罗·海恩等人编写的教材,《经济学的思维方式》。
这本教材的特点,在“致敬”篇里被总结为:它强调社会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用经济学说来解释这些问题,经济学是一种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因此,“本书的宗旨是教会学生如何以经济学家的方式思考”。
那么,经济学家是如何思考的呢
首先,经济学家关注的对象是个体的行为、群体的协作、前两者的意外之果。
其次,个体的行为包括权衡和优化,群体的协作以交换为主要方式。
综上,经济学的起始关注点是:
1、个人如何做选择
2、你的选择会导致什么后果
这一点,为本书作《推荐序》的张维迎教授有生动且简洁的阐述。
因此本书作者在开篇即强调:“经济学的精髓在于探索优化过程和交换过程背后的逻辑”。把握住这个起始点再去学习这本教材,从思维上就会清晰许多。这也是这本书的特色之一,在一开始便告知学生教学策略。
即便我们不学习经济学,上述两个问题也遍布在生活中,而我们想要对它进行清晰地思考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学完这本教材,再将之运用到生活里,则会是很重要的变化。
做任何选择,都基于两个基本点:①我有什么,②我想要什么。
前者在经济学中的术语被称之为“产权”,后者被称之为“预期”。
从“我有”到“我想要”,中间的两个步骤是优化、交换。优化与交换,是互相递进关系,并非单一方向。而对大多数人来讲,优化是先于交换的。
所以选择的基础逻辑闭环往往是:
①我有什么;②优化它;③交换它;④得到我想要的。
如果这条逻辑线在步骤④无法完成闭环,那么就进入新循环的过程,有人会有意识地注意到并且进行引导,大部分人则是无意识地进入其中并陷入其中。有意识进入非常有助于走出这个循环,无意识进入的人则很容易被消耗掉。
按照刘润老师在《底层逻辑》一书中阐述的观点:要成功完成一次循环,即成功做好一件事,以20%的成功率算,需要做出至少14次尝试。即需要至少14次循环。经济学思维的作用则是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这14次优化和交换。
试着把上面这个循环化用到个体身上——
第一轮:①我有时间;②拿时间换钱;③交换失败;
第二轮:①我有时间;②拿时间换一份工作;③交换失败;
第三轮:①我有时间;②拿时间换一项技能;③交换失败;
第四轮:①我有时间;②拿时间优化我的技能;③拿技能换工作;④交换失败;
第五轮:①我有技能;②优化我的技能;③拿技能换工作;④交换失败;
第六轮:①我有技能;②优化我的技能;③拿技能换低要求工作;④交换成功;
第七轮:①我有技能;②优化我的技能;③拿技能换高要求工作;④交换成功;
第八轮:①我有工作;②拿工作换更好的收入;③交换失败;
第九轮:①我有工作;②优化我的工作;③拿优化工作换更高收入;④交换成功
所以,即便是再普通不过的职场升职加薪也需要有至少九轮演化。这个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