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最后一章开枪前,我对这本书还没什么感觉。那一刻终明白了前面那么多琐碎又重复的关于“无所谓,都行”“昏昏欲睡”的内心感受,铺垫了如此之久,就是为了这一刻“受到阳光影响”,自然而然的,使我觉得就像我自己扣动了扳机。太神奇了,因为我对生活和世界的态度和默尔索完全不同,但是那一刻就是能理解,这打破了平衡的一枪,使阳光倾斜而下的一枪。还有那段内心的空白。
第二部分直到向神甫的独白,我还是和主人公一样感觉冗长又疲乏,这么说整本书确实很“沉浸式”,文字给人的感觉完全是和主人公内心情绪共振的,在监狱内时间放缓之后很多描写就大段大段的展开了,一改之前灰蒙蒙的感觉。向神甫发泄情感那一段真是绝妙,并不是内容上多么震撼(我理解中就是阐述了默尔索无意义感的来源是死刑面前人人平等,人的生活方式是自由的,不能被规训和统一的)而是情绪上绝妙的代入感,就像一个一直不屑于正眼看这个世界的人突然睁开了眼睛。他有些玩世不恭和倦怠,依照本性生活,却意外的发现自己有一副严肃又忧郁的面孔。包括之前说自己在大学时还“不幸的”有宏图大志,这些都像暗示默尔索的表面与内心分离,就像魏晋时期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嵇阮二人,却是“礼教”最深的信奉者。活成“世界”的局外人,一生不愿意作假戏,最终被“世界”放逐,反而在最后的夜晚感到内心无比贴近世界。
结尾过于出彩。为什么描写母亲离世前的孤独,夏夜的宁静,能写出心如止水的柔和感,似乎与全书冷漠疏离的气质分离,但又丝毫不觉得生硬。盼望众人在自己死的时候来看热闹,发出仇恨的喊声,让我想起了鲁迅的魏连殳…
总得来说,我并不想思考太多存在主义的哲学话题,只是单纯的喜欢这种与主人公情绪共振的阅读体验,大概优秀的文学作品最先唤起的不是理性思考,而是内心的直观感受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