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的文风很接地气,各种大段的对话中是独属于那个年代的东北辛辣味,直白,呛人。读完心头发冷,两个纯白的灵魂被黑暗吞吃得一滴不剩。
读来最有感触的不是双线叙事带来的电影感,反而是剧情中处处实打实的细节描写。只通过几句就能把人物形象和事件立起来。形容小邓性子急只用了一句话——“他喝茶都能呛着自己”,只一句这个小配角的形象就变得鲜活。在简单描述路过黄姝死亡现场的老夫妻时,将爱凑热闹、将年轻漂亮女孩的死当饭后佐料的男人形象以及他妻子在一旁的微妙心态也表达地尽致,一句“硌硬”就表达出了妻子的复杂心情。这些小人物,是整个2003年的时代缩影。
主线看的时候有点想到了《白夜行》。郑执在写时也用了“黑白战争”这四个字来表达类似的含义。看完全文我无疑是愤怒的,冯雪娇、王頔、高磊,恰恰是这三个秦理和黄姝的“至交好友”,将二人推向了更不见底的深渊,而在他们赴死后,他们又在进行无用的怀念、咀嚼着过去腐烂的时光。黄姝的形象塑造得太善良、太完美,以至于她死时的细节和破碎让我不忍卒读。哪怕经历这么多背叛,黄姝死前仍在小砖房里用刀子在身上刻下五人友谊的证明纹身,秦理在最后的时刻为了不牵连到王頔仍对他说“走”。他们堕入黑暗里,没存留一点回响。
但愤怒之余又悲哀地认识到,在那个时代,所有人都自顾不暇。他们所做的都是合情理的、合群的,秦理和黄姝在当时才是所谓的“异类”。太苦了,这样活着。他们原本可以忍受黑暗,如果他们未曾见过光明。可他们的光也只是假象。
我个人觉得较为可惜的是,在王頔的第一人称叙事时情绪没有渲染得足够到位,冯雪娇的人设也给我一种割裂感,尤其在结尾见到秦理揭开真相时割裂感更甚。但纵览全书来说可看性依旧很高,值得一看。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