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三十六计,大部分人都能说出一二,比如“三十六计,走为上”,“苦肉计”(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但对于《孙子兵法》,我想了解的人不会太多。说出来不怕人笑话,我一直以为《三十六计》是《孙子兵法》中的计策,有朋友告诉我两者不是一回事,我也没仔细去探究真正的区别,直到看到这本书《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新绎》,我才彻底明白两者真正的区别。不学习多可怕,知识不求甚解,真的会贻笑大方。
《孙子兵法·三十六计新绎》是一本国学经典新绎丛书,作者侯振龙,山东威海人。山东大学历史学学士,南开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为南开大学历史学博士研究生,日本爱知大学中国研究科博士研究生。主编《资治通鉴少年简读版》。
本书开篇先介绍了《孙子兵法》的作者孙武的家族与生平,孙武祖上姓陈,后改姓田氏,孙氏是皇上赐姓,古代的姓氏原来不像我们现在行不更名,坐不改姓,还蛮有意思的。
之后就讲述了《孙子兵法》的内容与思想。《孙子兵法》共分十三篇,这十三篇可分为五个专题,约六千字,涉及用兵的方方面面。第一个专题包括第一至第三篇,属于战略运筹学,讨论战争的基本问题——“出兵前的战略计划,出兵前的经济准备,出兵前的作战谋划”。第二个专题包括第四至六篇,属于军队管理学,讨论军队的形势问题——“战略物资、兵员数目等准备方面的充足与完善,兵力配置、士气勇怯等指挥方面的造势与出奇,奇兵、正兵的运用”。
第三个专题包括第七至九篇,属于军队指挥学,讨论战场上随机应变,占据有利条件——“争夺制胜先机,采取不同战略战术,行军、宿营如何部署与观察”。第四个专题包括第十至十一篇,属于军事地理学,讨论战争中如何保持有利地位——“六种不同的作战地形及相应的战术要求和九种战略地理类型及相应的战术要求”。第五个专题包括第十二至十三篇,属于特殊战法,讨论具体的战术问题——“以火助攻和五种间谍的配合使用”。
本书是对这十三篇的经典研读,每篇由“题解”“原文”“注释”“译文”“评析”五个板块组成。其中“评析”是本书的特色与重点,其中穿插了许多古今中外的战例,大多数战例我们在经典名著改编的电视剧中都有了解,这对于理解《孙子兵法》有很大帮助。《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最大的差异是:《孙子兵法》既讲求谋略,又以强大的实力强调力与智的有机结合与辩证统一;而《三十六计》推崇诈谋,每一计所含的内容,大多是古代兵家诡谲之谋,可以说是一部采集兵家之“诡道”,专讲军事谋略的兵书。
《三十六计》是根据中国古代丰富的战争实践经验以及军事思想积累、总结而编写的一部兵学奇书,作者已无从考证,本书最大的特色是以《周易》推演,内容多半选用《周易》中的卦辞、爻辞、彖传、象传,理解起来有点晦涩艰深。但本书让你轻松读懂,没有任何负担!《三十六计》与《孙子兵法》一样,本书也是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全新注译评析,为我们研习经典提供了可靠的版本。书中把三十六计分成了六套,前三套是处于相对优势情况下使用的计谋,后三套是处于相对劣势情况下使用的计谋。
每一套计谋又包括六种计谋,书中都有详细的拆解,让我们理解并批判地去看待。古人的智慧有太多我们应该汲取的地方,无论是军事计谋还是为人处世,两部兵书,珠联璧合,是中华文明史上非常重要的成果。难得遇到这样一本对《孙子兵法》《三十六计》论述深刻,语言平实,解读精当的好书。“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这些耳熟能详的经典,通过这本书有了更深的理解,即使不能完全学懂,能把兵法中的某一技巧运用得当,都可以让你的人生与众不同。一本让人爱不释手的经典,精彩不容错过!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