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惠安人写了一本关于惠安女的著作,这位作者更加难能可贵,因为他是一位男性。学界早就开始对惠安女的特殊文化现象关注,但一直没有对之进行系统论述。不过看到后记说是硕论,就可以理解了。
这本书的资料来源比较充足,但在论述方面并不充分。1949年前惠安女自杀现象和“苦”的生命历程没有得到充分分析,feminism运用也不够全面。我认为在论述惠安女性时不能缺乏惠安男性的视角(比如他们对女性的认识),包括惠安女劳工的流动(比如在厦门码头工作),这个可能可以与三水红头巾联系起来。然而,由于资料困难,这样的要求有些苛刻。
另外,在重新塑造和记忆惠安女形象方面,书中提及的对于1978年以后传统的回潮和旅游文宣、文艺作品的内容还不够。比如,更早的《厦门新娘》和《番薯浇米》等媒介文本,这一部分的口述调查也应该更加广泛。
同时,是否存在隔阂,这是我的一个问题。因为作为惠安女性,我在与一些惠安农村女性长辈进行深入交谈时,发现她们表现出了一些怆痛和凄苦,但这在书中的口述史料引用中却没有体现。所以,在她们与男性叙述自己生命历程时,是否会有所保留呢?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疑问。
另外,书中引用的一些当地歌谣的普通话翻译可能不一定与音对得上,这可能是闽南语文白异读的译介难度。
闽南人既拜天公、祖公,也拜女性神明。但女性尤其是惠安女性长期处于性别压迫之中,“贤妻良母”的期望和“堕女胎”的行为仍然存在,但她们大部分时候仍然保持沉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