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大部分的人,从学校毕业踏入社会,应该都有租房的经历。看房的体验,很累单又很兴奋,就像是在拆盲盒,你不知道未来要容纳自己的那个空间会是什么样的。
大学毕业后,我住在中科院图书馆旁边的一栋非常老旧的房子里。一个L形的狭窄走廊,串起来了两个房间以及一卫一厨。
总共有三个租客,从来都没有见过另外两个租客的模样,只知道是男的。我的房间,不是主卧不是次卧,而是在公卫旁边的厨房。
大概只有6平方,一张1.2米宽的铁床占据了整个空间。灶台当桌子,有一个柜子,我当衣柜也当书柜。没有空调,没有暖气,有很多的蟑螂。
夏天很热,热到睡不着,我拿了一个桶去装冷水来泡脚;冬天很冷,冷到睡不着,我拿了一个桶去装热水来泡脚。
当时的我,觉得很知足,因为有一扇窗,闲暇时我靠着窗看书、听歌、写字。我从炎热的毕业季,一直住到窗外飘起了白雪。
之后,很多次的租房,不管怎么样,我都一定要一扇可以联结到外界的窗户。尽管身处荒诞的现实,也要竭力寻得一处微光。
我无法把这些地方称之为“家”,但那确实是我住过的地方,那是“别人家”。
这本《别人家》是韩国现象级作品《杏仁》作者、作家孙元平首部短篇小说集,通过8个不同视角的故事,聚焦女性、家庭、养老、教育等社会热点话题,直面当代人的生活困境。
书中有想逃离婚姻枷锁的中年女子,感情不和却被迫扮演“假面夫妇”的夫妻,全租房里终日惴惴不安的租客,养老院里的破产姐妹……
作者以日常生活为蓝本,辅以戏剧性的描绘,描绘外界与私人世界的冲突,刻画缺失归属感的人群和那些想回避却不得不共存的情感。
在读到《别人家》这一篇,我太理解那种租房的感受了。
女主说和男友分手退婚就是因为“家”,她说,我们的矛盾不是因为距离,而是因为我们没有一起生活的空间。天底下的任何移动房子,我们都买不起。
小说往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现实中有多少的爱情败给了没有房子。
因为原生家庭的关系,因为有很多次的搬家经历,所以越发渴望有自己的房子。我给了自己一个非常清晰的目标:如果结婚,我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
可以从一张白纸开始创建家庭的规则和氛围,那会是一个有爱有欢笑的空间。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