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日本排放核污水的第一天开始,我翻开了这本《切尔诺贝利的祭祷》,在阿列克谢耶维奇笔下看到了那些当时亲历灾难的“小人物”。这七天里,我见证了个体生命在历史中的渺小、无助,会被任何大事件击碎。
在切尔诺贝利时期,苏联的大部分领导都不知道什么是铀裂变、链式反应,也不想知道。他们都是在高级党校毕业,那里只教给他们一门课:如何激励和发动群众。他们的职业信条是保持低调,他们担心的也不是人们的健康,而是权力、生产计划、国家的计划。国家优先是不可否认的,人类的生命价值被降低为零,他们不考虑个体的价值,尽管他们也是一个人。你能理解吗?
而他们完全是另一种人。民众不想靠历史生活,也不想生活的历史。
2023年8月24日,我们被推向了一个新的现实,这一个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认为荒谬的决定,居然真实发生了。潘多拉的魔盒一朝被打开,为关闭它要付出的代价何止百倍、千倍。
记忆易碎,转瞬即逝。三十几年过去后,极大多数人依然在低估核辐射的严重性,切尔诺贝利的悲鸣终有一天会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毒化、臭氧空洞……,另一方面,它也是世界的创造者,知识在改变世界,我崇尚知识,它本身不是错误或罪恶,那些学者也是切尔诺贝利的牺牲品。无论是当时的切尔诺贝利,还是现在的福岛,无论是花三年还是花十二年完成这样庞大的核电站项目,它的质量都不可靠。核能是一种极为危险的能源,造成的都是毁灭性打击。学者们发明了技术,但这个世界还没有做好准备,学术与技术并不匹配。这就如同将一支手枪交到孩子手里,而我们就是那些疯狂的孩子。
此刻,你是否也想弄明白这一切是谁的错是科学家是电站工作人员还是我们自己。我们该问谁谁也给不了答案,我们只能这样活着。
大自然比人类更加理性,它可以继续运作,它可以自洁,努力寻找原始的平衡,寻找永恒。我们平时没有在意身边的世界,像天空、空气、树林、大海,它们不依赖我们而存在,并将永远存在下去。只有我们人类,我们依赖环境、依赖食物,若终有一日辐射无处不在,所有的食物都有毒,所有的水都不能喝,我们又将何去何从?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