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回了半山腰的家,下起了大雨。很久没回家了,多少有点惆怅和孤独。倚在阁楼的窗台边,看着雨水打在芭蕉叶上,突然想起王维的一首《七律·无题》诗:“雨打芭蕉叶带愁,心同新月向人羞。馨兰意望香嗟短,迷雾遥看梦也留。行远孤帆飘万里,身临乱世怅千秋。曾经护花惜春季,一片痴情付水流。”
雨势越来越大,从屋檐流下的雨水宛如一帘珠帘,隔开了我和远处的山脉。窗台边的我更显孤独,心里面在想着还有那位古诗人的诗是应景的,能一慰现在的心境。
古人留下的诗词,如一湖清泉,润泽着心田。远处朦胧的山,倒映着灰蒙的天空,如诗如画。山和雨水混合着的味道,令人陶醉。古代的古诗词,是时光的见证,是岁月的痕迹。
为什么说读诗歌悦耳呢因为诗在古代人的心中就是属于民间的歌谣。如果你阅读过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你就知道诗歌的美妙之处了。诗歌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卷,将当时的时代文化等平铺直叙地一一展开来。诗歌在上古人民的生活是一种真挚美好的表达,真诚无邪,朴素又热烈。
诗到底悦耳在哪里好诗又好在哪里美妙的诗意又美妙在哪里拿起放在桌面因为下雨没来得及打开,都靓老师这本《好诗好在哪里》,听听都靓老师的对于诗歌的见解,领路诗歌的美妙之处同时体会诗歌背后的厚意深情。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自西周起,收集了至春秋五六百年间三百零五篇诗歌以及六篇“笙诗”。《诗经》中的“笙诗”其实就是记录乐曲音调而没有歌词的诗歌。《诗经》是纯文学的开端,是流淌至今的中华文脉。
经历千年的《诗经》都写了什么都靓的这本《好诗好在哪里》告诉你。首先要了解诗有六义:风、雅、颂、赋、比、兴。前面的三义风、雅、颂是诗的不同体类,后面的三义赋、比、兴是诗的三种写作方法。
风,即《诗经》中的十五国风,共160篇是当时各个地区的民歌,比如周南、邶风、王风、鄘风等。相传周代设有采诗官,这些官员会在田间村落收集具有乡土风情和地方特色的民歌,汇集成册,呈上朝堂。《汉书·艺文志》里面有记载。
雅,属正声,指朝廷之诗,又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作者主要是达官显贵;小雅74篇,作者有贵族亦有地位低微者。二雅直叙其事,有朝堂或正式宴会上的演奏曲目。亦多谏言,道“怨”与“诽”。
颂,指庙堂祭祀之乐,舞曲居多,有鲁颂、周颂和商颂共40篇。《诗经》对后世文学创作的影响颇深,奠定了诗歌的艺术特点和文风,走向。
《诗经》另一个维度的分类:赋、比、兴。直指其名,直叙其事者,赋也。赋,就是平铺直叙,平实地讲一件事。如书中的提到的《国风·周南·葛覃》。引物为比者,比也。比,引物作为类比,如《国风·周南·琼斯》。托物兴词,兴就是借用风花雪月、世间万物表达感情。如书中提到的《国风·周南·关雎》。
赋、比、兴的分类不像风、雅、颂精确,很多诗作介于三者之间,均有化用,因此只做写作手法的介绍。后世的诗词、文章,均可以涵盖在这三种写作方法上。
为什么我们今天依然要读《诗经》孔子在千年前的答案如今仍适用。《诗经》文风的朴质自然,真垫康健,反映出民风的美好,良善,被概括为“风雅”精神,为后世每一代文学的闪光时刻所继承,千百年后的今天依然耀眼
古诗词如一双不老的眼睛,充满古人的智慧。行走在《好诗好在哪里》古诗词的世界里,仿佛通过时空的隧道来到了古代,和诗人们来了个面对面吟诗作对。感受着古人的起起落落的情感,品味着他们愉悦豪迈的心境。
如书中所说,你会认识李白的磅礴大气和清新明丽,你会被他任世人厌我、妒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