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来,《将军令》裹挟着重重迷雾,在解读与反解读之间,看不清楚。比如说,我一直试图搞明白陈泽铭和战争的关系:他从好战到和谈;也想确定陈泽铭和萧定到底谁是攻谁是受,或者说,“谁先爱上他的”。
陈泽铭渴望战斗,这是他起初可以短暂摆脱萧定欺辱的方式。
战争对于陈泽铭有一种持久的吸引力:尽管存在毁灭和屠杀,战争也赋予他生命中所渴望的东西。战争赋予陈泽铭目的感、意义感和生活的自由。
战争具有吸引力的一个因素是和男子气与勇士相联系的漫长历史。
如果说勇气是男子气概的同义词,那么陈泽铭亟需证明自己的社会性别依旧是男性,尽管起初他扮演受的角色,被萧定当做后宫嫔妃对待,不与尊重。尽管只要出兵打仗,就有死亡的风险。尤其是杨梁的战死,对于萧定和陈泽铭三人之间的关系有了重新定义。
然后陈泽铭还是要为杨梁报仇,不惜身死。那个时候,对变得懦弱(后宫禁脔)的恐惧,压过了对死忙和变得残酷无情的恐惧。
作者也勾勒出战场的残忍。成为一个男人,陈泽铭必须愿意搏斗、战争、抢劫、烧毁。
《将军令》的精彩之处,恰恰在于陈泽铭在战争中的成长。他从极端好战,到最终和谈,过程中的核心在于对于自己社会性别的肯定。特别是逼宫之后,掌握了极端权力后,就不那么“好战”了。
除了字面意义舞刀弄枪的“战争”,陈泽铭和萧定一直处于剑拔弩张的斗争关系。
如果说“统治者”,这就意味着是人类地位一半高于另一半的人。而战争只是一种手段,是严格的男性统治和伴随而生的男性暴力转化。
我并不确定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潜意识一笔。萧定与陈泽铭初遇在狩猎的过程中。而“狩猎行为”统治了男人的注意力和想象力,奠定了混沌中产生的黑暗秩序,通过毁灭和恐怖追求荣誉、尊严和权力。
他们可能在猎野兽,也可能成为彼此的猎物。
对于萧定和陈泽铭,维护社会性别身份都至关重要。性关系体现了社会政治中的权力关系。
阅读过程中,我时不时会觉得这两人都非常类似古代英雄,在战场、政治和性的方面,彰显男子气概。甚至会通过日常生活中体现男性气质的侵略行为,来实现。
回到他们彼此的强制爱和攻受角色的转换,和古早社会一样,当时并没有在公共政治领域和私人性行为之间划清界限,人们常常以不当的性行为来攻击自己的政敌。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