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多前,研究人员找来数十名儿童,带他们去教室里坐15分钟。桌上的托盘里摆放着棉花糖、曲奇和饼干棒。孩子们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但没有奖励;如果能够等研究人员回来再吃,会额外得到一颗棉花糖研究人员在接下来的近40年时间里,陆续追踪了当时参加实验的孩子,发现当年能等到第二个棉花糖的孩子,在进入青春期后,自控力和意志力相对较强,心理适应能力也较强。他们随后的大学入学考试,成绩也普遍偏高。他们在大学毕业后,较少吸食毒品,并且身体肥胖指数非常低,自我价值感更好,在实现自己的目标时更有效率,在面对挫折和压力时也更加应对自如。当他们进入中年,还进行了脑部核磁扫描,发现他们大脑中负责有效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和控制冲动的前额纹状体区域更加活跃。
看到这里,我想的是:如果时间可以倒流,我是不是成为成功抵抗棉花糖诱惑的孩子。
这个实验就是心理学中著名的棉花糖实验,它给出了延迟满足感的定义:延迟满足,就是指为了更有价值的长远结果,而放弃即时满足,以及在等待中展示的自我控制能力。
设计出这个实验的斯坦福大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因此被称为棉花糖之父。米歇尔也因为对自控力、延迟满足、意志力的研究成果,获得美国心理学会临床心理学组“杰出科学贡献奖”。
现实生活中,减肥是年轻人经常挂在嘴边的词,也知道需要通过节食+运动来实现。每当我给自己设定了减重目标,持续2-3天的自律生活后,脑中就会不自觉产生一个疑问:“我为什么要这样折磨自己是火锅不好吃,还是可乐不好喝为什么叫可乐,就是因为喝了后会快乐啊!”
我们日常生活中面临的诱惑又何止美食一种。明知吸烟有害健康,却难以控制吞云吐雾;论文马上要到截止日期了,但和朋友聚会,一定要参加;现在凌晨2点了,明早8点会议,但手机怎么就这么好玩,停不下来,一定要赢一局再睡。
诸如此类比比皆是,也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我们很容易贪图及时行乐,而陷入低品质生活需求之中,并要为此付出巨大的人生成本。
而这就是延迟满足能力的缺失。
米歇尔的新书《延迟满足》,不光在书中介绍了棉花糖实验,更给出了提升延迟满足、自控力的路径和实操方法,通过最新的基因科学研究告诉我们“延迟满足”以及“自控力”这项认知技能是可以习得的。
还是以减肥为例,为了防止意志力“余额不足”,我们还是得采取些策略。锻炼自控力当然是好的,但实现自控最简单直接的方式,还是远离那些容易让自己失控的环境。为什么超市的结账处总要放点零食因为哪怕你逛超市的时候,专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