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用了四个下午看完了这本书,说实话,除了最后一封遗书,整本书没啥戳人的点,父母与子女往来的书信平淡叙述着。
不难看出,傅家的家风挺严的。从傅雷给傅聪的家书中,封封都记有编号,可窥一斑。家书从傅聪54年留学波兰到66年父母被迫害双双遇难,13年里以傅雷给傅聪的信居多,母亲的短信或附信也有一些。相较之下,傅聪的书信略少且显被动,当然有忙于深造或奔波于演奏的原因,也可能有其他原因。大部分是对父亲傅雷的来信进行回复与对自己的近况汇报。除此之外,也有一些艺术家庭所特有的,对艺术的讨论与思想的碰撞。
之前也看到过相关的书评,说这本书给人很窒息的感觉,傅雷对傅聪有强烈的控制欲等类似的评价。加上我对“家书”类的书并不感兴趣,导致让我迟迟没有翻开过这本书。
看完后,会觉得中国的父亲,多多少少跟傅雷差不多吧,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不管孩子是上学还是上班亦或是结婚生子,对儿女的关心只增不减。字里行间,傅雷在十几年的书信中,从来没有放松一点点的教育指正的机会。上到提高政治觉悟、艺术修养、不忘本、懂得感恩,下到行为习惯、待人接物、穿着打扮、日常开销、脾气秉性、多读书多写字、切勿骄躁等。跟之前的书评上所提到的“控制欲”,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代入自己的父亲怎么教育自己的,就知道了。
傅雷很希望频繁地跟儿子沟通,很渴望收到傅聪的来信。他在信中多次提到,不必是有事才来信,没事也可以多写写信,可以随便地写任何心情或感受。傅聪出国深造,既让傅雷欣慰又有所失落。为了艺术,傅聪奔赴海外,继而深造、结婚生子。很成功,作为儿子来说,很难评。虽说,父母与子女之间有共同语言、互相倾诉、往来书信不断,不仅是家人更像是精神上的挚友。但傅雷身体孱弱,儿子不在身边,缺钱时更不好意思跟儿子开口,一味地为子女付出不求回报。也许这并不能怪到傅聪头上,但傅聪确实也没有做到体贴父母,不管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的。甚至,傅聪与弥拉从谈恋爱到结婚到有了孩子,父母始终都没亲眼见过儿媳和孙子,只能盼望着多寄些照片看看。作为父母、祖父母,临终前是否有遗憾也不得而知了。
傅雷是非常追求上进的。在往来书信中,多次提到国外的优秀艺术文化。虽然自己身在国内,他也希望通过儿子间接地得到长足的艺术发展。傅聪在国外,时不时通过父亲的来信,感受国内的政治态度、文化根本,体会父亲的文学、艺术、绘画等方面的素养。对自己的艺术造诣,无疑也是如虎添翼。远在海外的傅聪,想必从父亲的多年的书信中受益良多。父亲虽然受迫害终止了他一生热爱的事业,傅聪应该也会将使命延续下去,傅聪的孩子也会延续下去,而生生不息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