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印度种姓制度总算有了新的了解。教书的时候,让我最疑惑的就是古代印度这一课中的“种姓制度”。按照教科书的内容,种姓制度发源于印度吠陀时代,具有等级森严、种姓职业世代相袭,不外婚等特点。简单来说,某种姓某职业的,世世代代都是该种姓该职业,其也无法与其他种姓通婚。
然而,在中国古代,官方维持的职业世代相袭的匠籍制度,一两百年内就难以为继了,实在无法想象一个群体能够垄断某个职业几千年。同时,中国家族的家谱,明朝之前的可信度就已不高,某些家族假托名人后代也是很正常的事情。古代国家掌握力不强,特别是遇到了战乱年代,家族沉浮谱系离乱是自然之理。那么印度的高种姓是如何维持自己的地位的呢?印度有何道理,能够维系这么一个谱系延续三四千年的制度呢?
结论就是,教科书上这种僵化的种姓制度并不存在!
首先,在古代印度,吠陀政权并没有完全统治印度,种姓制度只在局部地区发挥影响力。接着,在种姓制度影响比较大的地区,种姓就如同中国的“士农工商”一样,更多的是一种理念而不是现实。我们对种姓制度,一般理解为四个种姓,种姓又被称为瓦尔那,每个种姓内部,都会有无数的职业集团即“阇提”。然而,瓦尔那与阇提其实二者并无关系,阇提或职业可以流动转换,瓦尔那也并非不可转变。古代印度,跟世界其他文明一样,阶层职业也是处于不断变化中的。
然而,这种情况却在近代发生了改变。英国政府在对印度进行人口登记时,将种姓将印度人与种姓绑定在了一起,强化了印度人的种姓意识,给印度带来了复杂的种姓问题。印度独立后,为了解决低种姓族群的贫苦问题,印度政府在大学入学名额、公务员名额、立法议员席位上给予低种姓一定的配额,扶助低种姓。然而,这反而没有消弭种姓意识,而是激化了矛盾,甚至还出现了曾经是高种姓而现今自称低种姓的情况。对于印度而言,想要解决种姓问题,最应该做的应该是淡化种姓标签,强调对个人的扶助。然而,个人的境遇又脱离不开自身所处的环境与族群。在无法做到精准扶持个人的情况下,只能扶持群体,而这又必然强化群体意识。这与中国的民族问题有异曲同工的地方。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