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感觉书写的非常一般,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文章原本的语言就是如此,读起来从头到尾就像加长后分章节的博客。对每个思维模型的论证也是非常的粗浅。但提到的9个模型值得记下来,有机会应该加以使用。其中的汉隆剃刀定律是我第一次见到。
思维模型就是我们在面对某个问题时所考虑的内容,做判断时遵循的逻辑。面对不同的问题,我们解决问题的工具箱里应当有不同的工具,以此来避免“如果你身上唯一的工具是把锤子,那么你会把所有的问题都看成钉子”的局限性。
通过接触现实来修正自己的观念,需要克服以下三个问题:1、缺乏准确的视角;2、自尊心作祟,不愿承认自身的局限性;3、负责决策的人并不是直接承担后果的人(skininthegame),更倾向于墨守成规。
做好的决策的9个思维模型: 1.地图不等于疆域本身:地图或者广义上的模型,是对事物的抽象化和简化的描述,很多关键性的信息在这个过程中会丢失,且该模型并不能反映实际事物的动态变化。所以,考虑到地图(模型)固有的问题,简化或者抽象到何种程度之后,这个地图还能够提供我们需要的功能也因此,参考地图时,必须考虑到:地图覆盖的范围,地图制图时的误差,最终以实际情况为准。
2.能力圈:通过好奇心和求知欲,打造自己的能力圈,通过反馈,探索自己能力圈的边界。面对能力圈之外的事物,努力了解基本知识,寻求该领域优秀人物的支持,利用别的基本思维模型弥补自己能力的不足。
3.第一性原理:剥离复杂事物外部的信息,寻找事物运行最基础的理念,通过最基础的理念,再外推可能产生的结果,寻找可以反驳或者验证这个推理过程的论据。
苏格拉底提问法: 1.澄清你的想法并解释想法的来源。 2.对假设提出挑战。 3.寻找论据。 4.思考其他可能的视角。 5.探究后果和影响。 6.质疑最初的问题。
4.思想实验:思想实验可以验证我们现实生活里没法验证的东西,可以天马行空,但依然遵循正常的道理。对于我们需要解决的问题,可以在头脑里验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
5.二阶思维:我们需要考虑所做行为产生的直接结果和间接结果。做抉择时,不能仅以直接结果为依据,而应该综合考虑可能产生的后果,也就是下棋落子时得考虑之后怎么走,不能走一步看一步。
6.概率思维:做决策时要考虑可能选择的概率和期望。既要能考虑后验概率(贝叶斯概率),也要考虑概率的准确度(肥尾理论)。
7.逆向思维:正向难解决的问题,可能反过来考虑会有别的方法。
8.奥卡姆剃刀定律:“若无必要,勿增实体”
如果关于同一个问题有许多种理论,每一种都能作出同样准确的预言,那么应该挑选其中使用假定最少的。尽管越复杂的方法通常能做出越好的预言,但是在不考虑预言能力(即结果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假设越少越好。
在自然科学中,奥卡姆剃刀被更多地作为帮助科学家发展理论模型的工具,而不是在已经发表的理论之间充当裁判角色。在科学方法中,奥卡姆剃刀并没有被当做逻辑上不可辩驳的定理或者科学结论。在科学方法中对简单性的偏好,是基于可证伪性的标准。对于某个现象的所有可接受的解释,都存在无数个可能的、更为复杂的变体:因为你可以把任何解释中的错误归结于特例假设,从而避免该错误的发生。所以,较简单的理论比复杂的理论更好,因为它们更加可检验。
9.汉隆剃刀定律:能解释为愚蠢的,就不要解释为恶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