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互联网上掀起一阵余华风,既“鲁迅名言”和“莫言金句”后,余华也没能幸免。真真假假,但反差的是,一个写现实主义苦难的人居然这么有梗,所以有些鸡汤看起来还真的很像是他也能说出来的。
我有点肤浅,最初是因为那句“门铃响了”,惊叹老男人居然这么会写爱情,就生出要去看这本书的冲动。后来又看见很多博主分析他的用词,我就在想,我平时看书怎么就体会不到作者的这一番用心呢,我果然只配做个假读者。但不管怎么说,我还是来看这本书了——《第七天》。
结果我发现“门铃响了”只是爱情悲剧前最甜的一瞬,在这一瞬之后就开始走向崩塌。幸好,我真的没有指望在余华的小说里看到爱情的唯美。“我”游走在生与死的两边,如同游走在白天和黑夜,也如同“我”降生在两条平行铁轨之间。“我”看到世间发生的一切,像上帝拧紧宇宙的发条,然后旁观这个世界。唯一不同的是,“我”还在追寻自己的追寻,而上帝不知道在哪里休憩。
作者以《旧约·创世纪》中的“到第七日,神造物的工已完毕,就在第七日歇了他一切的工,安息了。”人去世后第7天会回来看看家人,然后就走向安息。而像书中杨飞这样的人,没有骨灰盒,没有墓地,没有悼念者,他们无法走向安息,他们唯一能走向的便是“死无葬身之地”。杨飞就这样在人间游荡,看遍周遭的荒凉:殡仪馆里攀比骨灰盒和墓地的人,得到又失去的爱情、与养父和亲生父母的关系、甜蜜又心酸到死也没解开误会又再一次擦肩而过的恋爱、各种各样的社会事件。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故事,明明都集齐现实、荒谬、生死、离别、灾难、不公各种不幸与苦难于一体,我却在其中感到了感动、温暖以及心酸的释怀。可能是因为故事里的父亲,温情、克制,很难不让人因为他感动,也很难不在他身上看到很多父亲的影子。尤其是结尾那段,父亲说“我每一天都想见你,但我不想这么快就见到你”;还有,明明父亲先死去,可是在殡仪馆里见到我,还是生出来一股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凉。看得我一阵难过。
还有鼠妹和伍超的生前生后都阴差阳错的爱情,他们生前没有再见,死后也没有相逢,人生总是在不断地错过,怎么都是有缘无分。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毁灭的可真够彻底的,全本就没一件好事。有的,死无葬身之地的乌托邦,在这里,人人死而平等。可这也不过是荒诞幻想出来的地方,活着的人看不多,死过的人从没回来过。
余华还是那个余华,他的笔还是克制、冷静,近乎无情漠视着世间的一切,不悲不喜,不做评价,不说立场。我却觉得相比几十年前《活着》的活着就是活着本身的意义,如今的《第七天》写死亡,更能照见人世的悲欢,看到活着的意义。苦难还是苦难,脱离文学作品,就没有那么强大的力量。它仅有的强大力量就是如寒冷一般细细、密密、无可回避地侵吞着它所降临着的那个人身上,直至他遭受一切苦厄。所以这个擅长写苦难的作家自己也说:“不要试图去美化苦难,也不要相信苦难是值得的,苦难就是苦难,它不会带来成功,也不值得追求,磨炼意志是因为苦难无法避开。”
所以,不要沉迷于悲剧,不要沉迷于文学作品中的悲剧,更不必夸大悲剧带来的一切美好品质。但话说回来,这世上的悲伤太多,我也并没有为这种情绪停留太久,因为这些近乎于网络上我们所能看到的所有问题的集合与缩影,而现实又比文学作品丰富又真实有冲击力多了。怪不得很多人说这本书像是社会新闻合集和段子大全。但很奇怪,或许刚出版时我也会这么认为,但过了这么些年,我突然发现,这不就是现实嘛,还有哪个作家能用这么现实的文笔和作品真实地书写这个有瑕疵的时代呢。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