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先生是中国的一代通儒。如果你读完他的《中国通史》,再读《中国文学史》,就能更加深入地了解那个文字里的中国历史。
其实,从我们开始学语言背诵的《咏鹅》到一年级学的《草》,再到初中学习的《硕鼠》,还有高中的《林黛玉进贾府》,这是一部完整的中国文学史。
钱穆先生高屋建瓴地帮我们捋清了中国文学史的思路。让我们在回忆那些曾经让我们背诵的名诗名句的同时,对中国文学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我们为自己仍旧记得的那些美丽的句子感到开心。那些优美的中国文字承载的中国文学,虽然历经千年岁月的冲刷,依然美丽动人、直击灵魂,真是无价之宝。
《中国文学史》记录了中国有文字记录的第一首诗《击壤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这首诗记录了尧帝执政时,天下太平,一位老人潇洒地用手杖击地说出这样自由的生活,谁还羡慕皇帝的权利呢。
钱穆先生称赞曹操是“一位改造文章的祖师”。写诏令文,他挥洒自如,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求贤令》不足二百字,而写《让县自明本志令》却长达一千三百字。为了抒发激越悲壮的真挚情怀,曹操从他的文章中引用了孔子、周公以及蒙恬等典故,让读者兴趣盎然。这是因为曹操勤读典籍,烂熟史事的缘故。
钱穆先生偏爱《古诗十九首》,认为它开创了中国纯文学的先河,也诞生了纯文学家。他根据自己多年的学术研究判断,《古诗十九首》是东汉末年所作,并认为汉太初年间才改为现在所使用的阴历。这是因为诗中所述的动物和季节不符,孟冬和秋是相冲突的,推算出秦以前的春天应为“十月、十一月、十二月”。
钱穆先生认为,“最好的诗是超脱时代与个性的”。比如,贾岛的《松下问童子》中的“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这首诗空灵而兼具共性,适合描写任何一座山和任何时间。正因如此,我们每个人在阅读这首诗时都能感受到其中充满的无限哲理和韵味。
当我们阅读中国文学史上那些优美的文字时,总会与作者精神相通。当我们站在泰山之巅,眺望远近、高矮不一的群山,念叨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们瞬间理解了孔子当年站在这里时的感受,才能发出如此深沉的感慨,写出如此简明却又精妙的文字。
当我们来到北京植物园的曹雪芹故居,走在黄叶村的农家低矮狭小的房前,穿行在竹林中的小道时,我们立刻明白了他在《红楼梦》中说的“十年荒唐言,一把辛酸泪”的感叹。曹雪芹曾经在江南享受过多繁华奢侈的生活,但在这里却遭受着贫困和心灵的苦难。然而,我觉得正是因为他经历了官宦人家和平头百姓的生活,才能够写出宝玉和黛玉那样有诗才的人物,也才能写出农家人的说法,如“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曹雪芹构建了一个有情有义的小世界。
读《中国文学史》,钱穆带领你领略中国文学的精髓,阅读那些充满温度的文字和思想。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