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读了《富可敌国》,这本书讲述了对冲基金的发展史,故事很精彩。作者立场还是很倾向对冲基金的,认为它们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价值发现,而且即使经营失败,对冲基金也没有花过纳税人的钱(政府救助)。
我读这本书的时候,主要关注那些之前成功的对冲基金为什么会突然失败,这个问题很吸引我,我总结了以下几条:
1. 杠杆。对冲基金募集的资金本质上是负债,而书中的对冲基金基本上都面临杠杆经营,也就是说他们在募集资金的基础上又加了杠杆,这导致他们的持仓往往非常脆弱,在价格往不利于自己的方向变动时,亏损很容易被放大;
2. 过大的赌注。几乎所有的失败都来自于在错误的资产上投入了过大的仓位,因此,当风险暴露时,一方面亏损会快速扩大到无法承受的程度,另一方面,对冲基金也基本上没有挽回损失的余地(没有planB);
3. 透明的持仓。当你在某些持仓上出现大额亏损时,除了面对投资人的赎回、经纪商的挤兑(所有人都想控制损失),还有竞争对手希望在你退出仓位之前反向操作,从你的伤口上撕一块肉。这也是为什么对冲基金行业有句话,说一旦亏损50%,你就完了;
4. 时间。你没有时间,事态的恶化速度超出你的控制,而且,你越坦诚的公布问题,基于第三点,你的局面就越被动,随着时间的流逝,你的损失越来越大,挽回的几率越来越小。
因此,让我们看看巴菲特他是怎么做的(很多人试图学习巴菲特为什么成功,很少人学习他为什么不会失败):
1. 他关闭了基金,转而通过上市公司伯克希尔进行投资,这样募集资金就从负债转换为股权投资(不会面临赎回),而且,企业的经营还会创造现金流(应对不利局面的冗余),上市公司的主体也为收购创造了有利条件。
2. 他没有让自己负债累累。
3. 由于提前控制风险,他也不必在亏损50%的时候慌忙的抛售自己的资产(漫长的职业生涯中经历过两次50%的亏损)。
4. 他将资产分散在不同的,不容易快速毁灭的行业的优秀公司中,并让专业的人打理它们。他的资产往往随着时间增长。
5. 他重视自己的声誉,不做疯狂的事情。因此,当危机来临时,他的电话会响,但往往是别人向他求助(巴菲特说他不关心宏观,但事实上宏观会找他)。
6. 他没有把自己累坏,然后早早退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