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加了浦睿在上海举行的分享会,决定给这本书写一个点评。
胡安焉老师在现场回答了编辑的提问,也回答了一些读者的提问。从他的表达之中我发现他有着我预想之中的非健谈,这使得我对他在书中所写的不善于与人交流的形象刻画有了更清晰的认知。很多人好奇他为什么能够简单果断地做到放下与逃避。他在现场的回答是从小的家庭环境(除了一家四口没有任何亲戚),使得他没有经历过那种“与人对比”、“别人家的孩子”之类的恐怖。这种人际关系的寡淡让他可以“我以前的人生,那些人都跟我没有关系的,我说撇就撇”。他说自己“我就是这样一个人,孤零零的一个人”。
至于很多人说的这本书只有前半部分有意思,后面有点像凑数的,感觉很失望。从现场获取的信息来看,标题的选取、内容的安排更多的是出版方那边的决策。但我认为后面那部分至关重要,因为那让我们更加看到了一个人在此前到底经历了什么,使他成为这样的他。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有很多人的评论让我感觉到他们并没有看懂这本书在说什么。他们或是以精致利己的角度来讨论甚至是批评胡安焉的选择有多么不利于他的阶级跨越,他的这些行为有多么鲁莽与没有规划。或是觉得我是来看劳动者文学的,你写流水账干嘛。
好像一个人的人生一定要足够有意义,足够有各种上等之类的荣耀荣誉加冕才是值得过的,即使是没有意义,那你都写书了还不给我们制造点“正能量”出来。而这,大概正是胡安焉想要逃避的。
我认为他并没有想要改变人生现状,他很明显十分抗拒过一种“符合社会主流价值观”的生活。他对于自身性格的剖析跟人生的方向或许并不确定,但很清晰。人生不是一定就要过的有价值,实现阶级跳跃才是有意义的。他做了十九份工作,不是为了寻找一个名利双修的乌托邦,不是为了改变自身现状。他仅仅是为了保全自己在一个复杂、虛伪的社会中,不愿被规训和异化,保全「人之为人」的部分。
我也不想过分注重他快递员的身份,更何况他还曾做过十九份工作呢。一个人,首先是他自己,他的经历、学识、思考构成了他自己,再是其他依附于他人关系跟职业的定义。就像农民也写诗,工厂工人也翻译哲学,对于物质生活的种种考虑与他丰满有温度的精神人格并不矛盾,因为人是复杂的,更是平等的。
他在这本书中说:“由此我想到,所谓的自由,实际上在于你能意识到什么,而不在于你享有什么。”我想他意识到了自己不想一生为了那些功成名就而不顾身体与心理健康的奋斗,去从二八定律里的二成为三、成为四、成为五……成为一个阶级关系里的数字。
我非常羡慕他,因为我跟他性格相似,但我没有他这样的勇气。我非常感谢他写下这样的故事,让我知道总有一种可能已经成真,是我所梦想过的那种可能。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