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对李银河的印象都是源自于王小波后来出版的那本书信集《爱你就像爱生命》。
大学时代读王小波的小说,毕业后再看到这本两地书简的往复,忽然明白原来他充沛的文字生命背后,原来有这样一个可以孕育灵感的子宫,你可以叫它爱情。
《我的爱情观》这本书,与其说是李银河的著作,不如更实际点说,是李老师回答读者的提问和困惑的合集。
这本书里用了99篇文章去解答现代女性最关注的三类问题:
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自己与时间的关系、自己与自己的关系。
这里包括了很多经典的提问:
选一个我爱的还是爱我的精神恋爱能持久么?
要不要姐弟恋婚姻到底是不是两个家庭的结合?
以及很多经常在热搜出现的问题,丈夫出轨、全职太太、女性主义,自我实现。
所以与其说它是一本关于爱情的书,不如说这是一本写给女性觉醒的书。
从爱情里看见自我模式,破除年龄焦虑和容貌焦虑,全面解构婚姻关系的基础,以及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修复问题,从关系里看待女性的觉醒和平权,最后到自我独立,无惧孤独、内心强大。
我特别喜欢这里面的三篇文章《女人最好的活法是从正视自己的年龄开始》《被妖魔化的女权主义》《独立支撑独立思考》。
这三篇文章几乎是李老师在用生命去感悟,再用观察者视角去写下的。
人的变化是来自于时代的,当时代在推进的过程里,坚持什么流动什么。
如何做到让价值观逐渐完整,却又保持开放和兼容在70岁的时候依旧保持这内在的丰富,和外在视野的打开,是十分难得的。
而且其中涉及的话题的丰富性和流行性都是远超过我们想象的。
当然,作家并不是审判官,在观念认知层面的提问,并没有绝对的答案,所以李银河只是提供了一种看问题的视角而已,因此也不要把它当做是可以膜拜的经典图书来看。
不如换成你拿着热搜问问你七十岁的奶奶,这个问题你是怎么看的。
李银河就像是你的那位上过大学、读过博士的奶奶,她会谈谈她自己的看法,你会惊讶的发现她不但回答的很有逻辑,还对现在发生的很多事情都知道,能产生联系。
而往往到最后,她都会告诉你:
问题没有一个标准答案,唯一的标准是,你可以通过问题,去更好的了解你自己。
接纳了自己,或许很多问题就不是问题了。这是这本书最让我动容,也是最感动的部分。
爱情和自我,都是一个千古的难题,李老师用观察者的视角,从社会学者和人生经验的角度去解读,而最终你都需要用自己的眼睛去看,用自己的内心去解读。
你是什么样,世界就是什么样。
你变成了什么样,世界或许也会跟着你变成什么样。
做一个怎样的自己,是我们终其一生,在各种关系和维度里,始终都无法逃避的问题。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