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熟悉变成陌生-与齐格蒙特·鲍曼对谈》
[英]齐格蒙特·鲍曼
8/10
世界要完。
已过耄耄之年的鲍曼在最新的访谈集如此总结到,并于次年在利兹的家中逝世。
十三万的字访谈简短描绘了鲍曼波折的前半生,并与彼得·哈夫纳畅谈消费主义与新穷人、政治与权力、流动的现代化、幸福与道德等。
1814年英国工程师史蒂芬孙造出了第一台蒸汽机车——“旅行者号”,同年九月机车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跑完了40千米的路程,也拉开了工业化/全球化的帷幕。
在劳工和资本互相依赖的时代,国家维持对潜在买家的吸引力,互相牵制的三角关系维系着社会的平衡,全球化的推进打破了这一切平衡,消费/资本主义极大加速了天平的倾斜。政治总是浮于表面,资本势不可挡,近期的核辐射水排放问题做了很好补充,政治是无力的。
工业化的发展带来资本过剩,消费主义很好的解决了这一大难题。琳琅满目的消费品、金碧辉煌的商场把消费者困在一个个选择难题里,广告、市场营销的发展把消费者拉入“同”与“不同”的陷阱。选择、不停的选择、失去消费品选择权的劳工,被冠上“新穷人”的称号,没有选择就是贫穷,中产的部分焦虑也源于此。就像电影《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所描绘的,六个人物不断地坐下来用餐,却总是出现意想不到的障碍,使他们都吃不成,几个在路上游荡的长镜头正是对资本主义的极大讽刺。
现代人是脆弱的,言语是敏感的,“Nigger”是要用“N-Wort”替代的,“阳性范指”必须推翻,网络评论是要站队的,也需要道德审判的,此时此刻,我必须是对的,你是错的。
“即使知道明天世界会毁灭,我还是会种我的苹果树”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