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三个小时,我看完了这本《姐妹》。然后心里生出一种懊恼,我应该看慢一点,再慢一点的。看的时候觉得特别真实,很有代入感。看完之后,特意去搜索了一下相关资料,才发现原来这本书类似作者的自传。书中的姐姐陶姜就是以作者自己为原型写的,而妹妹陶然,自然是作者的妹妹。
陶姜和陶然是相差八岁的亲姐妹。姐姐陶姜一心扑在事业上,年纪轻轻便已坐上管理层的位置,年薪百万。她对陶然大学一毕业就陷入婚姻的坟墓颇为不喜,觉得妹妹是在浪费自己的才华。而姐姐那在外人眼中光鲜亮丽的工作却让妹妹陶然心生同情,觉得她太辛苦了。
陶然虽然被奇葩婆婆和讨厌大姑折腾得死去活来,却还是不忍心放弃这段婚姻。好在通过姐姐的开导,她终于成长起来。两姐妹之前也有过误解,陶姜看不惯陶然的逃避,陶然却埋怨姐姐不帮自己。直到她们开始给对方写信,她们分享自己的生活,寻求对方的建议。童年的伤痕在文字中被慢慢治愈,她们也更加理解了对方。姐妹俩的感情越发深厚。
明明是亲姐妹,她们俩的性格却完全不一样。陶姜独立、坚强,勇于接受挑战。她骨子里带着韧性,只是她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事业中,却不敢触碰感情。陶然很柔弱,遇事喜欢逃避和寻求他人帮助。相比自己去闯,她更希望生活在庇护之下。她其实也有才华,却甘心被关在全职太太的笼子里。只是联系到她们的童年生活,或许就能理解了。
陶姜出生的时候,是父母最恩爱的时候。一家三口相处的时光充满了欢声笑语。陶姜是在父母的爱与呵护下长大的,所以她充满自信。只是她亲眼目睹自己最尊敬的爸爸和第三者在家中的书房约会,所有信念全部崩塌。怎么可能还敢轻易喜欢另一个人,毕竟那么相爱的父母都分开了。
等到陶然出生,父母的感情已经出现裂痕。再加上陶姜像个小大人一样管着妹妹,陶然多少有点依赖思想。尤其是父母后来离婚又各自组建新的家庭,姐姐又去外地上大学,陶然感觉自己是多余的,她就这样被家人抛弃了。当陈宝生向她伸出双手,她就像溺水的人好不容易抓住了一根浮木,生怕失去。所以才毫不犹豫地踏进了婚姻,哪怕她知道宝生的妈妈和姐姐都很难缠。好在随着姐妹的交流,她们也在慢慢改变。陶姜敞开心扉,终于遇到了那个对的人;陶然则勇敢地走出那个家,再次赢得了丈夫的尊重。
如果世间的姐妹都像陶姜和陶然,该有多好啊。她们不会为赡养父母的责任互相推诿,也不会指责和埋怨对方。尽管有时候并不赞同对方的决定,还是会默默支持,做彼此的精神支柱。年少时我们或许会对父母的那句话:“我们走了之后,你们就是彼此最后的亲人了。”不以为然。直到那一刻真的到来,才发现这句话的力量。愿我们在此之前便学会珍惜父母赠予的最佳礼物。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