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山大地》是我一气呵成读完的小说。所谓一气呵成,即连续不断地阅读,从8月11日一直读到现在,期间没有看过其他书。平时我喜欢同时阅读多本书,但是读《雪山大地》的时候,我觉得必须专注地一口气读完,完全不能分心。
我上一次读杨志军的小说是那本红得发烫的《藏獒》,已经是十七八年前的事了。然而,《雪山大地》让我感受到它与《藏獒》的叙述风格完全不同。我在读完后特意翻找了《藏獒》来确认。《藏獒》的叙事风格是我们熟悉的汉语写作典型风格。它讲述的是“獒性”对人性的呼唤,但是它的语言系统和今天绝大多数作家的语言系统没有什么区别。然而,《雪山大地》不同,虽然仍然是汉语写作,但它的语言质地和主流叙事完全不同。
我不能确定我的描述是否准确,但我的感觉是,作者以汉语逼真地呈现出了藏人日常生活语言。个人感觉它的还原度比《燕食记》对南方本土食物话语的还原或《繁花》对上海话的改编还要令人惊叹。作为汉语读者,我无法确定它的还原度有多准确,但我感受到了一个民族的性格仿佛通过这样的表达方式跃然纸上。
多年来读了很多小说,即使是好看的故事,也会让人审美疲劳。对于“高海拔地区的时代巨变与草原牧人的精神天路”之类的描述,我无法理解,总结不出来,也不关心。然而,它的叙述诗意如飞,令人欲罢不能。
这本书中的每一个藏族人都是天生的诗人,每个人在爱恨离别的关键时刻都会用歌声倾诉和表达。汉族人崇尚实用主义,既相信天道轮回,也骂苍天不长眼。而在藏族人的内心深处,他们相信祈祷的力量,相信雪山大地的照应,还相信来世的美好和今生的艰难,所有这些都发生在雨雪纷飞的瞬间。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日常生活的另一种日常生活。它让我确信,人的生活可以有另一套表达系统,可以充满诗意。或许是我见闻狭隘,至少之前我真没有读过这样一本小说,它始终在抒情,每个人都会抒情,从未停止抒情。按理说,它应该被称为诗集,但它确实是一本小说,还原了“生活的原色”。
以前我并不太欣赏那些自称为“史诗”的小说,但我觉得《雪山大地》确实具备史诗的气质——首先得是诗,否则怎么好意思称之为史诗。
现在我来解释为什么要一气呵成地读完,因为如果不一气呵成,那些弥漫在字里行间的诗意,就容易让我读出一种断气感。读一本书是否能理解其全部并不重要,但一首诗,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该读出一种断气感。
在平庸的年代,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没有什么冒险可言,昨天与今天没有多少差异,明天又是崭新的昨天。然而,发现另一种高密度的日常生活,可以为平淡的日常生活增添许多乐趣,甚至可以在内心中滋养出一片精神的家园。至于作者所谓的家族传承、土地滋养、风情融入、血脉连结、情感渗透、精神认同,能不能体会到多少并不重要。所谓意义往往只是一种找补,能找到就好,找多找少都无关紧要。
重要的是,当你阅读时,感受到自己被一首长诗浸润,听到歌声如泣如诉,那就是如雪如山。人生可以过上一辈子质量高的生活,细致而真切的生活,永远面对真诚的雪,真诚的山。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