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路上遇到对你吹口哨、品头论足的人,该怎么应对?试图通过教导男性“nomeansno”来减少性侵是对的吗?为什么讨论体育赛事仿佛比讨论美妆时尚更高贵?为什么脏话似乎天生具有男子气概?女性使用脏话以及男性在女性面前使用脏话都成了大忌?为什么男性采用了女性刻板语言特征会引起性取向相关的猜测,而女性使用男性化的语言并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
本书涵盖的内容远不止这些。从男女对话风格的差异、到历史上生殖器英语单词的演变、俚语和流行亚文化等等。作者关注全球差异,记录了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语言学者和女性主义作家所取得的进展和不足,探讨了年轻女性的语言模式如何经常影响未来的发展方向,并研究了一些经常受到批评的语言现象,如vocalfry和uptalk,以及女性的用词和声音是如何受到监督和指导的。
在揭示这些偏见的同时,还对那些自诩为“赋权”、看似合理的现象进行了反思和质疑。例如,对现实生活中的拒绝行为进行的分析表明,英语使用者在以社会可接受的方式拒绝某些事情时有一个精确的公式可循,而这个公式几乎从不包括明确的“不”这个词。取而代之的是:犹豫+回避+表示遗憾+给出一个文化上可以接受的理由。比如“嗯,好吧,我很想去,但我得先完成这个工作”或“哦,对不起,可我必须回家喂猫”。作为听众,我们的义务也包括推断别人说话时的意思,无论他们说得是否直白。(想想看,如果你直截了当地拒绝朋友的咖啡邀请,说“不去!”,会有多奇怪多尴尬)。更何况在性侵/骚扰的情况下,粗暴地拒绝可能会造成更多的紧张或危险。教导“女性有说不的权利”以及“说不行就不行”的问题在于,这实则让性侵犯逃脱了惩罚,因为它抹除了他们作为倾听者具备和运用常识的责任,这样他们就可以说:“好吧,她没有说不行。我又不会读心术。”继而发展成:“也是,她怎么不明说呢,她也有错。”事实上,性侵犯并不需要一个明确的“不”,他们很清楚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但他们根本不在乎,因为社会文化也在教导他们不必在乎。
男性气质如此根深蒂固,以至于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被视为女性是多么可怕,甚至是潜意识里的一种定格。我们的文化中,将男性语言认为是标准的、高级的、默认语言,而女性化则代表着另类。女性使用男性化的语言并不会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就像没有人会在意一个女人是否穿裤子一样),是因为她已经超越了自己的位置,向标准靠拢。“你可以走向权力,但如果你是一个选择女性声音的男人,你就远离了权力”,主动降级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嘲笑或至少是审视(就像一个穿裙子的男人会受到各种评论一样)。
充满挑衅意味的书名,醒目的黄色封面,再配上无厘头的章节标题,颇有哗众取宠之嫌。一定不要被外表所迷惑,书中字里行间流露出的是作者对语言文字的热爱和对日常生活中语言的性别社会学审视,以个案、文献、统计数据和专家访谈为依据,揭示了语言作为思维的器官,是怎样成为社会和政治的工具的。文风贴近生活、极具亲和力、不偏不倚,喜欢作者无厘头的幽默和书中以许多意想不到的方式解构社会规范的方式,读完大开眼界又引人深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