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穿透一切,尽可能地深入到所有事物中去。我想到达大地的深处。我的爱在那里——种子在那里生长,根系在那里相接,在衰败中继续创造。就好像我的身体是这一活动的一种短暂形式。”——苦难和压抑,对个人来说意味着什么生在伊朗的芙洛格·法罗赫扎德,并不想要循规蹈矩。她更想要得到自我存在的认同,还有内在情欲的释放。然而,她想要的都难以得到接纳。
她与前夫的婚姻关系破裂。在当时,离婚在伊朗是禁忌。儿子的全部监护权几乎都归父亲所有。芙洛格甚至被剥夺了偶尔探视的权利。这导致她于1955年陷入精神崩溃。与已婚男子同居,让芙洛格再次深陷文艺界的又一桩“丑闻”。1960年,芙洛格因家庭和经济问题缠身,尝试结束生命。幸好她在这次的困境中逐渐走出来,经历一次“重生”。
★“你知道我想要什么样的生命能和你一起的那种,你,全部的你,而假如生命重复一千次,还是你,你,再来,还是你。”我相信她在爱里是幸福的。她在每段的亲密关系中都付出全部的真心。她没有回避表达自己强烈的爱恋欲望,即便这些诗句在现在的读者看来都倍感脸红心跳。“在这欢喜之夜的至福中遥远的你梦幻的双手靠近,你的香气波浪般涌来,你的眼睛在水面熠熠闪亮,又暗淡。”她爱得炙热,爱得缠绵,却不被世俗的观念包容接纳。
★我曾经以为那么珍视爱与关系的她,能收到同等的重视。直到我看到她那篇《戒指》,才惊觉她并没有如愿实现“一人一世一双人”。三年的婚姻给她带来什么,黄澄澄金灿灿的箍子的隐秘的意义是什么原来是好运的,生活的戒指,如今却成了束缚的,奴役的钳子。不是戒指变了,而是朝夕相处的人变了,关系变了。
★最佳爱情是怎样的是爱的双方势均力敌,还是彼此互补爱大抵是在关系里维持松散平衡的连结,不是如今人们说的“恋爱脑”,也不是控制欲。爱应该是自由的,是1+1大于2的健康关系。然而,芙洛格·法罗赫扎德自比是一只笼子里的鸟。她陷在爱里无法自拔。即便爱的看守放她离开,她也没有足够的气息飞翔。这样飞蛾扑火的英勇,却换不得对方的片片真情。
★且不论爱情和婚姻关系给芙洛格带来什么。传统保守的伊朗民众完全不能理解她的种种举动,比如离婚,又比如与有夫之妇相恋。想起林真理子《三十岁的女人》里的野田奈央子,她不认为自己的爱有什么不对,只是身份和时机不合适。她多年来的唯唯诺诺,依着旁人的眼光行事,最后得到什么她愿意付出不可估量的代价,抓住转瞬即逝的爱,和目光停在她身上的机会。“我是那个被打上耻辱烙印的人——笑对徒劳的嘲讽并喊出:让我为我自身的存在发声!但是,唉,我是一个女人。”
★“重生”是个说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于上青天的事。何况芙洛格·法罗赫扎德行事风格为世人所不理解,她的前路险阻崎岖。她思考过这样痛心的事实:今天活着的人,只是被丢弃的生命的渣滓在表面上看来,诗歌确实不能使她快乐。但每个人对快乐的理解不一样。诗歌让她的灵魂满足,使她快乐。诗歌成为她情绪宣泄的通道。世界以痛吻她,她报之以歌。时钟滴答作响。好时光不该被浪费,因为有限。必须疯狂去爱,必须,必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