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孜尔石窟名气却不如敦煌莫高窟和云冈石窟,真是让人觉得可惜。而本书正为读者全面展示了克孜尔石窟的全貌,见证佛教壁画不同时期的演变,在保存较好的壁画中领略绘画的艺术之美。
龟兹地区位于丝绸之路中段,约在公元2世纪时,印度的佛教传入龟兹地区,经过1000多年,佛教逐渐消亡,被伊斯兰教所取代。克孜尔石窟的壁画历经了初创期、发展期、繁荣期、衰退期,记录了佛教在该地区的兴衰,并且融入了当地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主要有龟兹风、汉风和回鹘风。石窟的壁画多绘制的是与释迦摩尼有关的佛教故事,包括本生故事、因缘故事和佛传故事。本生故事,指佛陀前生修行菩萨道时的种种功德;因缘故事,即因缘、果报、比喻故事。
这些壁画本来就是为了传教所用,因此我通过壁画中的故事,了解到佛教一些理念与构建。佛教认为,世界以须弥山为中心,四周是大海,海的四面各有一洲。孙悟空就来自于其中的东胜神洲。释迦摩尼经几世修行,供奉诸佛,得燃灯佛授记,涅槃成佛。小乘佛教认为在释迦摩尼之前有过去六佛(毗婆尸、尸弃、毗舍浮、拘留孙、俱那舍、迦叶),未来还有弥勒佛,但现在的世界只有释迦摩尼一人可被称为佛;而大乘佛教认为十方世界同时存在着无量诸佛,每一段时间世界便会有一劫,每劫有千人成佛,因此过去、现在、未来共有三千神佛,众生皆可成佛。克孜尔石窟这一幅幅画卷展开的是佛教的三千大千世界,是梦想中的彼岸极乐世界,让人神往。
除了佛教故事,本书还会介绍当时的绘画技法、泥塑工艺等,我们还可以追溯古时乐器的样式,如排箫、铜钹、筚篥、五弦琵琶、曲项琵琶、竖箜篌、横笛、阮咸、答腊鼓等,其中筚篥还引出唐玄宗为悼念杨贵妃作乐曲《雨霖铃》,成为有名的词牌;阮咸是唯一以人名命名的乐器。当然,佛教名词解释也是不可或缺的,如梵天、四大天王、迦叶和阿难、兜率天、璎珞等,再加上大量的石窟、壁画配图,这本书简直可以称为佛教入门“小全书”。
克孜尔石窟绝对是研究佛教历史、当地文化的宝库,但是在阅读本书的过程中,发现石窟的破损程度让人唏嘘,不止由于地震、风化等自然因素的影响,还有来自其他国家的盗窃,真的是太可惜了!在《不止考古·我与三星堆》中就提到过,石窟风化保护是文物保护的一大难题,所以有机会一定要趁早去亲眼看看这丝绸之路上最重要的佛教遗迹之一。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