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窄小的腰封上,出版方似乎要填进最有价值的文案:人道主义代表作,创作生涯里程碑,“田园科幻”开山鼻祖,狂揽雨果奖星云奖的科幻大师,当狗成为新世界的主宰他们如何讲述失落的人类文明……甚至还搬出了海因莱因和阿西莫夫来站台,封底推荐有海因莱因说的一句话:读科幻就要读西马克,不喜欢西马克作品的读者根本就太不上喜欢科幻。简而言之,似乎不看《荒城》这本书,不仅会是科幻小说爱好者无法弥补的巨大损失,甚至还成为辨别科幻小说爱好者身份的重要凭证。
可是,实话实说,一直到看见《荒城》的出版,我才知道有克利福德·西马克这号大人物的存在。为了不错过大师之作,我甚至放下正在阅读的斯蒂芬·金作品《夜梦故事集》。遗憾的是,整本书看完,却很难说喜欢。《荒城》或许可能在科幻小说史上有着一席之地,但是也仅止于此,整本书透露出来对人类文明发展以及未来科技发展的悲观态度让人困惑,显而易见的道德批判也并不能证明作者就是正确的。在我而言,《荒城》只是一部有特色的科幻小说。
在正文阅读之前,有一篇作者克利福德·西马克好友兼版权代理人的前言。在这篇颇有意思的前言里可以看到,《荒城》之所以被奉为科幻小说经典之一,是因为书中有会说话的狗、被人类抛弃的地球、机器人守护者和产生智慧的蚂蚁,这些概念在发表当时是标志性的。与此同时,《荒城》本身并不是正式构思完成的长篇小说,而是从1943年开始陆续发表在杂志上的八篇短篇小说加上相隔21年后为纪念杂志组稿人约翰·W·坎贝尔新写的一篇《结局》组成。作者在衔接各篇的说明中直言不讳:他从未想过要写《结局》中个故事,他认为整部书应该在《简单的方法》一篇发表后就结束了。在时间的磨砺与环境变迁之后,作者本人似乎也放弃了初心,以其不愿再去触及的终结和悲凉为《荒城》打上句号。要知道,作者本来用意是用狗的视野去讲述人类文明如何失落,同时,非人类又如何在地球上打造属于自己的文明。在我看来,这就意味着小说整体风格不统一。必须要指出的是,《结局》一篇不仅仅是纪念品,同时也是与前八篇原意背道而驰的证明。在《简单的方法》一篇,机器人詹金斯认为与其回到杀戮的世界,失去一个世界会更好。而《结局》一篇中,在时间冲刷后的詹金斯也告别了地球,因为一切不复存在。那么,小说本身想要打造或想象的世界同时是不是也就不复存在了呢。
还有一点,短篇小说在杂志的发表顺序与成书时编辑的章节顺序也是不一样的。《逃兵》一篇在1943年7月就寄给了《惊奇科幻》的编辑约翰·W·坎贝尔,但是这个故事直到1944年11月才发表,彼时克利福德·西马克已经完成了《荒城》系列另外的三个故事(《荒城》《依偎之地》和《人口普查》),《惊奇杂志》编辑约翰·W·坎贝尔也已经购买并发表了这三篇。有意思的是,《逃兵》这个故事与《荒城》系列没有任何相似之处,除了结集成书之后排在《逃兵》之后的《天堂》。个人认为,《荒城》系列可能出现在杂志上给人观感会更好一些。毕竟,由插页式“说明”来串联起整个系列,虽然不影响阅读,但是对于理解多少还是有些障碍,包括前面提到的那篇并非结局的《结局》。
以上所述只代表个人感受,并不是说《荒城》一书不够好或不够经典。事实上《荒城》一书文字优美,尤其是作者克利福德·西马克对田园风光的描绘,恬静安然令人向往。虽然与此同时人类社会形态以及地球文明随着时间与理念的发展在不断变化,可是人性光芒与人道主义精神无处不在。《逃兵》一篇中,人类福勒与狗陶瑟的伙伴情谊就是一个很好的体现,而《结局》里面机器人詹金斯打动人心的无言再见,同样也是典型的例子。再考虑到小说创作与结集年代,《荒城》的定位应该是让不同世代读者体验不同科幻小说流派创作的必须存在,无论个人观感为何。
最后想说的是,尽管田园风光旖旎多姿,但是我还是想生活在城市,这是悲哀又无奈的选择。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