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残雪小说集《紫晶月季花》以及《鱼人》后,我对这些作品有了一些感想。这些感想在某些方面存在矛盾,这种矛盾源于我的认识发生了变化。刚刚又读完她的处女作《黄泥街》后,我开始逐渐理解这些矛盾的认识。残雪一直没有走出黄泥街,这指的是她的思想,而不是文笔。她的后期作品比这个作品更加成熟、灵活和含蓄,无论是语言叙述、意境营造还是思想表达。
有一个豆瓣网友的观点我很赞同,即《黄泥街》是一部不甚成熟的作品。这种不成熟不仅仅指她刚刚踏入文坛时的稚嫩和无畏。
黄泥街所创造的意境,类似于闻一多所说的“这是一沟绝望的死水,这里不是美的所在,不如让丑恶来开垦,看看会有什么样的世界出现”。人们生活在垃圾堆里,用模棱两可的语言来掩饰真实的内心。他们的心灵脆弱、敏感而多疑,被阴谋和强力话语所笼罩,无法透气。同时,他们又无法克制住私下窥探他人隐私的冲动,他们为了掩饰自己的罪恶而告密,与人疏远,视他人为地狱。每个人只顾自己的前途,甘于沉沦,擅于遗忘。这是残雪刚出道时心灵感受到的世界,既是对现实的描写,又是对心灵的呼唤。可以说,《黄泥街》展现了现实的邪恶,描绘了一个充满恶心的世界,一个令人沉沦但又无法逃离的怪圈。这与中国文学传统中的“武陵源”是背道而驰的,残雪用彻底的撕裂揭示了沉重的社会最终会变成什么样子,远离文明,孤立无援,但自得其乐。
残雪的语言中有带有鲁迅的影子,这可能是五六十年代生人作家的通病,毕竟白话文学的典范并不多。《黄泥街》中的许多意象和结构会让人想起《狂人日记》,这可能是作者下意识的流露,而且在后期的作品中也偶尔有这种现象。这种现象可能是一种所谓的“致敬”方式。但是这也说明,残雪的文学训练并不是直接来自于卡夫卡、博尔赫斯或者其他的思想模型,而是来自于母语和她自己熟悉的市井文化,包括人物的姓名、身份和对话方式都是中国化的,而不是源于萨特、加缪、黑格尔维特根斯坦或其他文学思想家的思维。
残雪曾经评论过鲁迅的后期作品不再分析人性的深刻问题,我觉得这种说法是忽视了语境的。鲁迅从纯文学中走了出来,用匕首和枪支抨击知识分子群体,并非没有原因。正是因为他深刻地了解了人性和国民性,看到知识分子仍然像士大夫一样低头不见抬头见,才决心要改变现状。如果残雪处于那个时代,如果她也继续为了纯文学而文学,追求文字中的终极意义,那她也会成为鲁迅口中所骂的对象。鲁迅是有医学背景的,他解剖过人体,研究过神经,通过他的作品也洞察了人的思想和行为,觉察到社会运动对人的影响。因此,他最终意识到,生物性并不是人性的全部,忽略社会性而只关注人性,那是在谈空洞的哲学理论。
从这一点上来看,鲁迅志在打破,而残雪则陷入徘徊。
还有豆瓣上的网友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