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心理学,我们大概率知道弗洛伊德。以潜意识为基础的人格学说是弗洛伊德学说的核心。不过,他对人的精神研究重心停留在4-6岁。
而有这样一位女心理学家,克莱因,她把对人精神研究的重心推进至0-3岁。她所开创的客体关系学派,是精神分析流派中独特而不可或缺的一派,为世人展现了人类生命最早期的心理历程,而这些早期心理历程无时无刻支配着人一生的内心。
这本由中山大学应用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陈举所作的《我们与生俱来的爱与恨:从克莱因的视角看心理有能力》,为我们成人读者提供了一个新颖的视角,去理解我们与身俱来的七情六欲、我们的心理能力的发展。
01 最初为人的一面
人生来就拥有自我,虽然这个自我尚且稚嫩,却能够经由身体感官感知到生和死带来的焦虑。婴儿的身体和心理的界限是模糊的,来自本能的冲动和外界的刺激不分内外,于是就会用一种特殊方式去处理自己感受到的体验——幻想。
从出生起,我们就无法停止思考自己的体验,无意识中我们深度地思索着爱和恨。
当过父母的都有一种体验,当孩子不会说话之前,有时候经常是喜怒无常。其实那些表现都是关于爱恨的炙热幻想。
在婴儿的内心世界里,它会根据好坏体验,对应相应的好坏客体。这就促生了婴儿的幻想之一:分裂。
而这种分裂,如果是好客体较多那还好,如果都是破坏性质的坏客体、坏体验,那么婴儿就可能发展出极端的爱与恨,很难与他人建立情感关系,总是陷入到偏执的状态。
02 婴儿也有压力
到这里,我们就不由得想起一句话:“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愈。”
其实,儿童很容易感到父母的分裂是自己的错。比如父母争吵、暴力相向、离婚,都会让儿童产生焦虑。而这种分裂的氛围,正是通过幻想对儿童施加了压力和谴责。
孩子会无意中感受到父母的分裂和自己有关,认为是自己对父母做出了破坏性的攻击,才使得夫妻关系产生裂痕。所以孩子常常为父母的争吵做出牺牲,比如围绕较为脆弱的一方,提供照顾,在这个过程中试图修复内心因为受到攻击而变得破碎的父母关系。
父母的关系不好,孩子却幻想这是自己的错,这是多么大的压力呀!
03 身为父母,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我们需要知道,搞破坏本来就是他们童年的乐趣之一。破坏性也会让人不断探索环境的边界,以此发展自我。
我们需要做的不是无端、没有耐心地指责,而是给予婴儿那些直接的感受和爱,这便是更好的环境了。
父母跟孩子其实是一种双向奔赴。照顾婴儿,满足婴儿对依赖的需要;父母也会通过照顾婴儿来修复和实现自身对于占有和依赖的需要。
文中有一句话,我觉得说的特别好:“当一位母亲抱着她的婴儿,或许她也同时抱着婴儿期的自己。”
04 早期的情感,成年后还能修复吗
从克莱因的视角,从出生的第1天起,我们内心就充满了爱和恨,那些生命早期的情感和记忆,奠定了我们日后各项心理能力的基础。那这是不是意味着成年的我们无法改变了。
书中虽然没有给出明确的答案,但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更起源的思考:当我们知道我们的那些心理能力是如何产生的,这本身可能就是改变的开始。
比如,关于焦虑,这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最普遍的情绪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