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可一看。作者用美国的情景指出要实现零碳社会的一个可行方式,在于“全面电气化”——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用电的一次能源取代化石燃料。然后书中就如何重建能源基础设施、如果制定相关政策提了一些看法。内容浅显,给新入行的人尚可。
一个重要的数字。作者测算,如果用太阳能为全美国供电,大约需要国土面积的1%铺设太阳能电池板。这个1%其实是兼具可比性的。比如中国,也应该差不多1%即可。
一个重要的拐点。当屋顶太阳能和电池储能的综合成本,比现在的电网成本低的时候,能源奇点就来临了。即电池成本再减少一半,循环寿命再增加一倍。
一个有意思的认知新收获。作者说,在消费侧只要尽可能是一切能源流电气化,就可以消纳和稳定大规模的新能源负荷。但是没理解,在第八章解惑了。还是有道理的,他意思是说,等到万物充分电气化了,那也就意味着万物都基本电池化了,那每一个微波炉,每一个烘干机都变成了微型电池。那自然能起到分布式电网的效果了。
不足之处:对于可持续发展,作者还是片面简单了。零碳社会并不意味着人类就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美好天堂,无法实现经济发展与物质消耗的绝对脱钩,地球仍旧是不够大的。我的理解,如果还是要走发展主义的老路,又想实现可持续发展,现实的路径只能是“三个飞轮”:
1. 技术上实现能源革命,实现能源富裕,告别能源短缺; 2. 强力推进回收产业,实现存量物质资源的充分利用; 3. 强力推进生物多样性恢复,可持续促进生态系统提供物质生产能力和消纳能力。
缺一不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