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是一门研究理性决策的科学,对公共决策的制定具有很高的价值。经济学发展至今,经历了多次裂变与转型。从新古典时代开始,效用价值成为正统,国家干预主义盛行;随后,20世纪40年代,不断有人公开挑战凯恩斯,反对国家干预,主张自由经济;制度学派崛起,加尔布雷、诺斯等经济学家在20世纪50年代创建了新制度经济学。
现在,很多人认为经济学已经变得贫瘠陈腐,经济学家要么只是表达浅显易见的道理,要么是不自量力,试图用简单的框架分析复杂的社会现象。
《经济学好实用》的目的是通过经济学模型的论证和真实案例来消除公众对经济学的误解。同时,希望引发经济学家的反思,调整他们过于自满的情绪和教条思维,以及固定方式看待世界的倾向。
经济学包含着复杂且不断演化的分析框架,对我们认知世界的运行方式有着重要意义,对公共政策的制定和解读也具有多种用途。该书一方面强调经济学界未来的有益工作,另一方面指出经济学家容易陷入的陷阱。
这本书既适合经济学家阅读,也适合非经济学家阅读。专门传达给经济学家的信息是,他们需要更好地讲述自己所研究的学科。传达给非经济学家的信息是,用不同的分析框架来看待经济学,许多对经济学的常见批评是错误的。经济学家确实有很多值得批评的地方,但也有很多值得赞赏和效仿的地方。
作者从经济学模型的类别、用途和局限性等角度,解释了经济学模型的有效作用。指出评论界对经济学家的批评在某种程度上是正当的,但也存在着偏见。经济学家往往过度依赖某些标准模型,忽视其他模型,但经济学模型之所以有用、能反映现实,正是因为它们简单。实用性并不取决于复杂性,而过度复杂可能会损害其实用性。模型本身从来就不等同于真实,但却蕴含真实。
经济学告诉我们,在一定明确的条件下,某种结论是正确的;而在其他条件下,相反的结论是正确的。经济学家常常倾向于为一类关键假设的普遍有效性背书。当他们把特殊模型视为一般模型时,就会犯两种错误,即忽略和固执。这也是批评经济学家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本书不是面向大众的科普读物,内容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和学术性。作者在论证过程中使用的案例非常贴近我们的生活,对于理解经济学模型非常有帮助。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这本书的最大价值在于能够系统地认识各种经济学模型,了解它们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以及过去经济学家在模型有效性论述上可能出现的偏差和错误。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