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十三邀》中许知远与彭凯平的对话中,有一句话让我深感赞同:痛苦源自第一人称,解脱来自第三人称。现在的人都有很大的自我意识,都是以“我怎样怎样”为中心,对自己的的感受和情绪直接与自我联系。然而,如果我们从"小明怎样怎样"的角度入手,换个第三人称的视角,我们就能获得上帝视角,更容易达到超然的状态。胡安焉就是这样一个人,他时而愤怒,但更多时候他保持冷静。
从世俗的角度来看,胡安焉并不算是一个“成功者”。他缺乏自信,有些社交恐惧,有些求好心理,从事了很多基层工作,但每段工作都没有长久。他有想创业的想法,但不敢承受太大的风险。他对金钱并不追求,对自己的未来也没有太多计划,他秉持着走一步看一步的态度。他不就是我们这些普通人的写照吗?他真诚坦率,不回避自己的缺点,愿意将自己的心路历程、所思所想摆在台面上讲给大家听。
有些书评以一种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审视作者的生活方式。但我想说,我们应该允许自己做自己,也应该允许别人做别人。正如书中所说,我们要永远追求自由,越自由就越能接受精神的多样性。
前几天看朋友圈,一位书店的店主分享了自己的卖书日记。他说:“晚上,有位客人买了两本书28元,但他支付了28.18元,多出来的0.18让我认出他是微信好友李辉建,一个外卖小哥,他平时会在朋友圈分享自己写的诗歌。”胡安焉也是如此。虽然他换了十几份工作,但他始终没有放弃思考和写作。他经常将自己抽离出当前的困境,去思索更大的命题。对于热爱写作的人来说,这些碎片化的“写作时刻”就是他们的精神寄托,能短暂地摆脱狭隘的生活。
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过。”但是伍迪艾伦又补充了一句:“经过审视的人生也并不一定好过。”人生的道路起伏不定,向内求索的过程使这段时光充满了意义。祝福作者。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