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这本书的缘起是想考现代文学研究生。每天中午有机会就打印几页书带出去阅读,顶着大太阳。刘俐俐老师在这本书中将文本的艺术效果与相关理论结合,并多运用叙事学观点进行阐述,具有一定的发散意义。部分节中对于相关理论的论述较为拮据敖牙,也有硬套理论之嫌;此外,浅显的结构主义分析虽然易于理解,但重复强调的部分有时让人感到无聊。柔石《为奴隶的母亲》的分析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通过理论分析小说文本中的“矛盾与平衡”,让我更加感受到文中女性的撕裂痛苦。再次重读《金锁记》,通过刘老师的分析,我更明白了月亮在全文中的象征意义,以及月亮之下的人物的悲剧性。张爱玲笔下的“月亮”不乏反传统的意味,并让人在不自觉中感受到中国古典韵味。在该节印象最深刻的是对时间跨越的细腻精致描写。这本书中也有我不喜欢的故事《荷花淀》,或许是因为觉得其中掺杂有些红专色彩。刘老师对于《游园惊梦》的案例进行了更多延展性的分析,让我再次了解了第一遍阅读时没有觉察到的许多含义。在这一节的分析中,我不禁在刘老师的引领下发现了白先勇熟练扎实的写作技巧,在浓郁的中国古典意蕴之美中,也能够感受到一些常见的西方现代写作技巧。中午阅读时间到了,走回去上班的路上,我不禁回味起文本中潜藏的别样意蕴,对现代小说的艺术之美赞叹不已。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