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餐馆里:知识分子与“现代之腹”的养成》,[德]克里斯托夫·里巴特,出品方:99读书人。
-
在我的印象里,“99读书人”是文学品牌,怎么也有历史书呢?
读完之后,我才发现,定义为“非虚构作品”更恰当,这部作品仍是文学气质的,是“99读书人”的文学口味,轻松小闲书。
-
这本书16.6万字,体量适中。
时间跨度大约百年,主题讲述这段时间里欧美现代餐馆的兴起与变迁。
全书共四章:①开张年代②战后饥荒③进入当下④阐释餐馆。
-
“穿过芝加哥,穿过人群,弗朗西斯奔走不止。她要找份女招待员的工作。”
全书开篇起笔,近似小说式的笔法,场景感浮现。这就是前三章的基本笔调,私人视角的、印象纷呈的速写。第四章,在前三章的故事和现象基础上,做出理论阐释。
-
弗朗西斯是芝加哥大学的研究院。她想要当女招待员,并非为了谋生,而是为了课题研究,女招待是她选择的社会学课题对象,为此,九个月之余,她在十五家不同餐馆打工,后来出版了《当招待员的女性》等书籍,描述了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和职业期望。
-
《在餐馆里》的副标题,指明了知识分子在现代饮食机制中的作用,他们是美食家、社会学家、记者、作家、时尚刊物,等等,或者一些普通人。
我们在书中会遇见一些熟悉的人,比如,詹姆斯·鲍德温和他的《土生子札记》,鲍德温的读者一定印象深刻,作家讲述过在餐馆里受到的种族歧视。
比如,杜鲁门·卡波蒂,他笔下的“巴斯克海岸”餐厅,表现了美国二十世纪后期的社会面貌和精神面貌。
-
假如读过《巴黎烧了吗?》或《纽约餐桌》,你就能更清楚地明白我对前三章笔调的形容。那是由每个人的片段人生所构成的、碎片化组合的、由个体到群像的时代图景。
-
在阐释部分,作者强调了餐饮与社会的联系,餐饮业的规模和人员构成等,是社会变迁的缩影。饮食批评文化的兴起,体现着知识分子对高.端饮食话语权的把持。
“谁若试图阐释餐馆,眼里就不应该只看到食物,只看到餐馆内的工作,还应看到空间,看到餐馆本身。”餐馆是开放的异质社会里上演人与人的故事的好舞台。
-
以下图片供参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