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课文就接触了史铁生,印象中是很厉害的作者,但不知道为什么一直没有去拜读这本书。
最近深陷人生苦恼,每日挤压出时间,翻阅这本经典。
也许因为深陷痛苦,失去做自我的自由,所以能和作者产生更多的共情。当灾难发生,各种情绪就会跑出来作祟,后悔、绝望、悲伤、愤怒,生活的不公是地坛的存在,唤醒内心的平静。在地坛可以安静的呆着,读书,还能看到形形色色的路人,压抑的生活从此有了喘息之地。
我也有自己的小地坛,能暂时忘记烦恼的愉悦之地,只是我有时候会沉浸其中,停留,不愿意走出来,面对必须由我来解决的事情。《好运设计》那一章节推动我换成另一个视角来思考,这些所谓的“不幸”存在的意义。
他说:“假如世界上没有了苦难,世界还能够存在吗?要是没有愚钝,机智还有什么光荣呢?要是没了丑陋,漂亮又怎么维系自己的幸运?要是没有了恶劣和卑下,善良与高尚又将如何界定自己,又如何成为美德呢?要是没有了残疾,健全会否因其司空见惯而变得腻烦和乏味呢?我常梦想着在人间彻底消灭残疾,但可以相信,那时将由患病者代替残疾人去承担同样的苦难。如果能够把疾病也全数消灭,那么这份苦难又将由(比如说)像貌丑陋的人去承担了。”
虽然内心极度渴求目前的烦恼立即消失,那是不是幸福也会不见,因为没有糟糕的东西可以衬托,还能感受的幸福吗?痛苦分层级,一个消失了还有其他的顶上,因为我们需要感到幸福呀!就像世界需要温柔,需要正能量,需要很多的好人一样,有这些需要才有了如此矛盾的既要有要。从这个角度出发,对抗消极的情绪,无谓的抵抗和挣扎,把这些不好的事情,变成开启人生的“好运设计”的灵感和钥匙。
真正的人生价值不是活得有多幸运、多顺利(当然每个人内心都渴求这样的人生设计),而是“你能够不断地克服困难,你能够不断地跨越距离,你能够不断地实现你的愿望,这就行了。痛苦可以让它不断地有,但你总是能把它消灭。”因为正如作者所说,人生的确定性只有出生和死亡,没人能摸清所谓正确的方向,那就专注在升级打怪,遇到什么就克服什么,这比在原地抱怨更容易遇到生命之光吧。
另外,我也很喜欢作者回忆童年、小伙伴还有家人的部分。不同年代下的想法、生活状态,还有一些在现代看来难以理解的行为,我觉得这也是作者“地坛”的组成部分,回忆和经历造就了地坛的丰富,人生的多彩。特别是纳鞋底的姥姥,会讲故事,让我想起和奶奶、她的表姐一起乡下探亲,农村的夜晚早早就入睡了,外面一片漆黑,对小孩来说真恐怖。奶奶和表姐开始聊天,然后一边给我扇扇子,心突然就安定了下来,涌出暖意,完全不明白她们在说什么,但听着这样的对话很容易就睡着了。
回到当下,从书中发现了看待苦难不同的视角,也知道,世界没有正确答案,就像在旅行路上,不能一直依赖导航一样,不停的问路,有时还会被坑,甚至还需要依靠直觉,偶尔还乱串,因为你以为的终点是另一个目的地的起点。很多问题意味着要直接行动去找答案,等待和期盼无法推动人生前进了。
用了4个小时看完这本书,作者的心路历程,他也在不停的思考,不停的自救。用他自己的故事,激励鼓舞每个深陷困境的人,这是史铁生的生命之光,也是我获得的救赎。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