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读过很多本关于阅读的书,我是不敢轻易给予《实用性阅读指南》这么高的评价的。一本150多页的小书,却道尽了读书的真谛。
在这本书中,作者告诉我们:读书的目的如果不能和行动目标挂钩,就只是“空读书”,白白耗费了时间和精力;读书只需要摘录自己需要的信息,不用全部记住;读书要有意识地输出,加深知识的记忆;知识只有付诸行动才可发挥效果……书中不光有观点,作者还以详细的例子展现了如何将书中的内容付诸行动的具体步骤,可操作性很强。
如果把这本书中关于读书的知识用起来,那么读书就一定会成为成长的助力,因为,我们已经掌握了“把读到的知识转化成能力”的技能。而这,不也是我们追求的读书终极目的吗?
这本书之所以干货满满、实操性强,是因为作者大岩俊之不仅通过读书创业成功,还成为读书讲师,开展了多场读书讲座活动。这本书就是他对“行之有效”读书法的经验总结。
有三点值得学习:
1、掌握读书诀窍方能缩短时间,高效阅读
1)设定与“行动目标”相近的读书目的。要想让读书有“改变人生”的功效,在翻阅之前,就要想清楚这本书是否有相关的知识能帮助我们解决工作、生活中解决的问题。如何确定呢?我们可以通过阅读序言、目录和后记掌握这本书的概要,从而判断书中是否有相关的信息,在哪个章节。带着这份觉察再去阅读,会让我们在读书时更有主动意识去寻找答案。
2)不用试图全部理解,只摘取自己需要的信息。很多人对读书有误解,认为一本书必须从头读到尾,全部理解才行。这样力求完美的读书会让人产生很大的心理负担,导致读不下去。读书一定要有“断舍离”的勇气,只摘取对自己有用的信息,能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信息。而且,一本书的重要内容只占整本书的20%,而20%中最重要的仅有4%。所以,我们读书只需要抓住这最核心的4%的内容就可以了,其它的不理解、记不住也没关系。这点用在致用类的书籍上尤其合适。
3)有意识地“输出”,萃取精华,牢记知识。读书是向大脑输入信息,整理读书精华,是萃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点,而通过讲给他人听或写下来进行输出,是检验自己是否真正理解知识。有信息输入、有大脑的加工萃取、有输出,这样才能形成读书的闭环,才能解决读书记不住的问题,也为我们接下来的学以致用打下基础。
2、活用思维导图让读书梳理更清晰
读书其实也是体现了我们的学习能力。那如何高效在书中繁杂的信息中筛选对行动有用的信息呢?作者打破常规按照章节的方式,介绍了围绕“读书目的”做的思维导图的模板,对行动更有针对性。
分支可以分为四个模块:书籍信息、目标、答案、总结。
1)书籍信息:标注书名、作者、出版社、副书名等简要书籍信息; 2)目标:可以分为阅读目的,只需要写下大概的目的即可;还可以写下深入思考的目的分支,深挖下去写出3个就很好。 3)答案:根据目的通过读书找到的答案。答案尽量总结、归纳内容,以“关键词”呈现; 4)总结:读完书后的感悟等内容。
通过这样的梳理,我们读完书之后就能清晰地知道这本书中哪些信息对我们是有帮助的,对接下来的行动也会更加了然于心。
3、运用指导技术,将书中知识付诸行动,取得成果
我们读完了书,掌握了行动的知识,但如何真正行动起来,作者借鉴了教练的指导技术。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自我指导,激发我们内在的潜能,将掌握的知识真正落实到实践中。
在这个环节中,首先是要设定行动目标,就是读完书后具体想要做些什么。行动目标要和自己人生规划中重要的事情相关联,要详细,用“何事、何时、多少”具体数字表达出来,要符合SMART法则,切实可行。
目标设定好之后,我们可以为行动目标激发情绪,想象目标达成之后的美好场景,让自己兴奋起来,让行动更顺畅。
接下来,明确自己现在所处的位置,距离理想状态还差多少,然后思考当下的自己与行动目标之间的差距在哪里,为了填补差距自己还能做些什么呢?可以采用5W1H(怎么做和谁做在哪里做何时做完)的提问方式,自问自答,梳理出具体的行动。把这些行动再细化成明天就能开始的小步骤。
完成这些后,我们就可以用最小的步骤轻松迈出第一步,把书中所学真正开始付诸行动了。
总结一下,这本书实际上展示了一本书从阅读、到提炼知识、再到落实到行动中的完整步骤,每个环节作者都给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操建议。作者说读书唯有落实到行动中才是真正的读书,也才能通过读书改变人生。
愿我们在忙碌的凡尘琐事中,通过读书掌握知行合一的技能,让读书真正为“我”所用。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