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ar 梭前辈:
近日阅读前辈的作品,深深思考人生的意义。坐在返回北京的车上,窗外绿草如茵,树木挺拔,远处高耸的风力发电器源源不断地为人们制造电力。前辈当年放弃优厚的城市生活,独自前往小镇,探索人类生存的最简易条件。结论是,只要有水、房屋、空气和食物,人类就能自由自在地生活。如今两百年过去了,人类已经克服了食物和生存难题。我真希望前辈能生活在21世纪。当年前辈在车德镇旁栽种的树木是否还在生长?如果您生活在现代社会,您还会认为探索旅途是否必要吗?
说话间,远处的大风筝仍在不断旋转,驱动着绿色能源。这种能源来自大自然,也用于大自然,不要怀疑,人类也是自然的一部分。
宋朝的文学家苏轼曾说过:“耳遇之即为声,目遇之即为色,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很多人认为这是物我两忘的哲学态度。实际上,几百年前的苏轼就在思考绿色能源的哲学意义。我认为苏前辈探索人类的生存状态的思路比您提出的水、空气、房屋和食物更为深刻。
但我更佩服前辈,因为您不仅有思想,还将其付诸实践,勇敢而高超。现在充满了太多令人讨厌的理论家和思想家,他们经常教育人们追求简单的生活,却变成了手机奴隶。他们可能害怕风车有一天停止转动。我常常惊叹于森林里奇形怪状的植物,但人类的多样性更值得惊叹。如今地球上有60亿人,远远超过您生活的18世纪。对了,远处正在建造的高楼,您在书中曾说过我们应该生活得更接近地面,但现代社会高楼越高越贵,人们以远离地面为荣。如果您生活在现代,可以尝试一下高层的风儿。
听说日本有一部关于全球停电的电影,城市混乱,地球生存模式重现。如果有这一天,我想邀请前辈和我一起参加这个生存比赛,当然那都是后话。
敬礼,
读者R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