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是第一次一天看完了一本书,掩卷时我问自己心里的感受。虽不如前两本带来的强烈震撼,但却也浮动着难得的温情感动。
我忘不了她挽救病危丈夫生命的拼死挣扎和非人的意志,忘不了她对幼年失怙缺失父爱的儿子的谨小慎微的母爱和负重遗憾,忘不了她以负罪和内疚的姿态审视现时自我的生活和精神。在这属于她私人领域的情感情绪中,也有一个身为普通女人、妻子、母亲、朋友对爱情、家庭的普遍的小情绪、小心思,使得整本散文集都洋溢着人的真实和个性的伸展。
在这样的基调下,作者对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集聚在《今天》诗刊的青年才俊展开追忆。他们性格迥异、命运多舛,却都受到共同的精神感召,拥有共同的精神状态。他们热爱诗歌、狂热浪漫、自由随性。作者说:“身在这样群体的人,可能仍然是平凡的、贫穷的,但不会是庸俗的。”就是这样一些写诗读诗的人、一些真正的理想主义者,身体力行地试图将神话变为现实,讲义气重情义,以身殉人道主义,充满知识分子的良知和责任。令人感动落泪,却很难找到,理想主义被物质主义劣币驱逐,甚至成为被嘲笑的世人谈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毫无记忆的告别和没有文化底蕴的忘却流行了起来。我们是否还在漫漫自由路上徘徊。
年轻一代的作家伴随着他们的生活经历成长起来了,而文学作品的质量和深度是否经得起历史的考验和不同文化的较量,毕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如作者所言,相对于政治、社会、道德的标准来说,审美是更稳定、更恒久的标准。只是它也许比任何标准都更高更完美,因为更加难以企及。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