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心情沉重。荣老在这本书的《译后记》中说,我们掩卷时的感受与开卷时相比,恐怕已判若两人。
因为作者在书中锐利的笔锋直接刺破人心,撕碎了每个体面人身上的遮羞布。陀氏对人物心理的刻画非常深刻。
到底什么是善,什么是恶?如果说上帝是善的代表,魔鬼是恶的代表,那么人又是什么?人是魔鬼和上帝的创造者。
每个人身上都存在着善恶共存的复合体。比如德米特里,在刚开始阅读到这个人物时,我觉得他有着彪悍的气质,愚蠢到无可救药。但是在最后被冠以弑父的罪名时,他对自己道德标准的坚持又让人敬佩。同样,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伊万是卡拉马佐夫家中最聪明、最有文化的人,自尊心强又处事谨慎。然而,他的自私行为与父亲如出一辙。最终,他因为过分理性而精神错乱,内心备受煎熬,让人不禁怜悯。
对于伊万来说,因为他不相信上帝,所以可以说他的内心是极其自由的,没有宗教的束缚。但也正是因此,他逼迫自己走到死角。书中的佐西马长老曾说:最能吸引人的就是让他的良心得到自由,但最折磨人的也是如此。
这些只是在人心中善与恶对立的例子,无时无刻都在上帝与魔鬼之间进行着较量。我相信每个人在读到这本书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感到羞愧,仿佛作者洞悉了我们内心深处不善的一面。
我读的是荣如德先生翻译的版本,其他版本未曾阅读过,所以无法进行比较。但我可以说荣老先生的翻译令人惊艳。一开始读这本书时感觉非常困难,直到读完上册的《反叛》和《宗教大法官》后才开始逐渐进入佳境。荣老先生的语言幽默,使用了大量成语,使阅读生动又简练。此外,他还添加了一些中国东北方言,如将"父亲欠儿子钱"译为"城父亲该儿子钱",形容压低声音为"声音细小"的说法等等。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