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心中四大喜事头一件便是“金榜题名时”,而我们心中登科之后的状态应该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可事实上那些在宋元以来的中举士子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本书是一本研究“宋元变革”时期,那些通过科举考试的士大夫阶层在面临向上艰难时所向乡土民间的各种走向问题研究。
大体的时期,指的是从靖康后整个南宋到元代200多年的时间。此间的变化将影响明清,乃至近代社会。
全书更分为四编,通过大量的史料论证和典型人物分析来讲述了士人走向多元化的过程。
科举考试曾经内容很难,名额也很少,在唐代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隋唐五代一共录取了进士约6000多人,而在科举的盛世,两宋三百余年间,每科取士几乎都达数百人乃至上千人,总数约50000多人,那么是不是考上之后就可以入仕了呢?
宋代由于选任制度的设计,考上之后的绝大多数士子要“循资”,想上升要有“五封推荐信”,这个过程无比艰难。
曾做过“小荷才露尖尖角”的南宋诗人杨万里28岁登科,零陵县丞一直做到37岁,直到结识了宰相张浚,才得以到临安府学任官。
此后杨万里文集中有100多通书信是为儿子、亲属或门人请求告白、或是请求关照的书信,以及求得荐举后的感谢信。
大家尚且如此,无门之人如何?
其他例子还有罗大经、田晓等“选海”沉浮数十年而不得的例子,选人生活清苦,俸禄微薄,王安石所言“方可制禄,大体皆薄”。
金榜题名后的仕途艰难,久而久之让士人产生了疏离感,开始有了向民间多元化的流向。
曾经画出传世名画《富春山居图》的宋元之际的画家黄公望,所面临则是元代的长期科举停废问题,元代以吏为官,后期开科取士一共1139人,是历代最少的。
黄公望读书入仕不能,又不够圆滑,在47岁还被诬入狱对官场彻底心灰意冷,“得不死,遂入道云”后果加入全真教!入教,教书,算卦,从事多种职业,作画只是业余爱好了。元曲的诞生也和科举停废有一定关系。
还有出于自身的选择,譬如大画家赵孟頫,元仁宗时恢复科举,他的妻子管道升对赵孟頫“相劝以归”,“名与利,付之天。笑把鱼竿上画船。”回归自然垂钓为好,不去庙堂。
管道升写给赵孟頫《我侬词》还是一段爱情佳话:“尔侬我侬,忒杀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尔,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尔,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尔,尔泥中有我。我与尔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科举登第难、仕途升迁难等严峻状况让士人流向多元化,不执着于向上发展,而注重在地方的横向经营。各种同乡会和同年会,让那进士及第后的人可以 “抱团取暖”,那些同乡会馆也影响到明清乃至近代。
没有科举入仕,他们还可以去做官吏、去做幕府,就像是 “绍兴师爷”,还有学医,而成为名医的。
南宋时起“贤大夫从官者,居官之日少,退闲之日多”,走向民间的士人,会逐渐演变到明清的士绅阶层,那是民间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官府与下层百姓中间扮演桥梁的作用,也是乡村公共权力的主导者。如同阿Q正传里的赵老爷,那是未庄最有权势的人。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是 “宋元变革”。
“宋元变革与社会转型”是一个大的论题,其中士人走向多元化的问题影响深远,有的不能向上入仕、有的不愿继续为宦,有的又没有条件参与,都是其中值得研究的重要问题。
作者考证翔实,通过典型人物,将这几百年间的事情娓娓道来。是承 “唐宋变革论” 启 “明清乡绅” 的重要一环,多元的历史再次展开,值得深思。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