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半段好看一些,我喜欢燕郎和玉锁那段描写,但整篇看下来非常别扭。但如果把它当作严肃文学来解读,则非常不值得。
整篇小说最大的问题在于视角。这是端白的回忆录,作者本应该用端白的视角、立场和情感去解读眼前的事情。然而每次端白想要剜舌头、射杀杨松、侮辱端武泄愤时,我无法感受到他可能产生的心理历程,无法理解他的动机。我只觉得他成为一个残忍暴虐的昏君只是因为作者需要塑造这样一个形象。
在对童年、前史和生活环境的刻画方面,我并没有看到端白变得如此扭曲变态的端倪。例如文中对“我”发疯动机的刻画:“不让哭也不让笑,我该干什么去杀人”。这让我感到非常困惑。
此外,端白和端文之间的关系几乎一片空白, 端白每次的态度转变都莫名其妙。结果作者让“我”自己寻找解释,说“我”要不要杀端文完全看“天意”。这写得还不如小周123的《十大酷刑》,至少我能理解严小周对皇帝的恨意从何而来,《蔷薇王的葬列》里对王室手足相残的戏码也刻画得非常精彩,起承转合流畅而令人信服。而这本书里带有神秘主义的人物和他们各自的内心矛盾也刻画得非常出色,引导人们走向各自的命运。
回到本书,另一个让我觉得别扭的点是“我”的人设不断变换。从乖戾任性、极度自我中心,变成怕冷所以不去军队的暴虐幼帝;到分析后宫势力、与彭王后演戏、坚守中庸之道的《甄嬛传》中的“雍正”型人设;再到淡然处世、体察人间苦难、有同情怜悯之心的“观察者”。中间没有任何过渡。
我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作者太过自我中心。作者总是忘记“我”是端白,时而强行解释局势,时而以“我”的名义进行第三人称的评价和批判,生怕读者看不懂。甚至用概括性的形容词来替代“我”的真实情感。这样写作的效果很像剧本大纲,完全没有美感。(这样说可能还辱没剧本大纲,兰晓龙以第一人称写的我团的剧本大纲基本没出现这样的情况)文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
“我目睹达渔的悲痛显得无动于衷。我西巡凤凰关的目的本来只是玩乐而已。”
“我想起历代君王在出巡江山时的种种惊险和不测,既向往又疑惧。”
“我意识到金冠龙袍对于我的重要性,即使在短暂的换装游戏中也体现了我对它的依恋。”
“黛娘追逐我的形象则是充满色情意味的。”
“当我口含丝绢坐在龙椅上接受文武百官的例行朝仪时,眼睛里噙满了屈辱和愤怒的泪水。”
“我想起端文那张阴沉而忧郁的脸,想起他骑在枣骝马上援弓射雕的勃勃雄姿,心中便有一种古怪的疑虑和猜忌。”
“我就这样成为一个性格古怪顽劣的少年天子。我很敏感。我很残暴。我很贪玩。其实我还很幼稚。”
孟烦了也会自我评价:“我什么时候成了一条谈笑风生的毒蛇”。但这句话中包含了“我”的自嘲、悔恨,带有强烈的情绪。读者要理解评价“我”并不是通过字面,而是通过隐含的情绪。然而在前文中,“我”却像是说书人在“客观介绍”,具有评判和解说的欲望。这样会让读者对“我”一边理解他的复杂情感,对民间疾苦有所感悟,并能洞察强权的罪恶,另一边他却依然保持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