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声明,我是绝对五星好评的,对林文月哀婉细腻的笔调我也觉得不能再更好了。我也绝非拿着放大镜挨个字符标点抠字眼儿挑刺儿的刺儿头…实在被我看见了我也是没办法的……但我理解也可以容忍一切无伤大雅的错别字。比如此书上册第372页有一处将“末摘花”写成了“未摘花”。
可我真的很好奇,这是五笔输入法还是手写啊!
但是,接下来要指出的歧义实在是太影响人物关系的认知了,险些造成重大误会实在让我怀恨在心……出自下册第44贴“竹河”第316页。 44贴是一个很尴尬的位置,前承41贴“云隐”源氏逝世,主角的故事画上句号,后又接45贴开始的“宇治十贴”。 中间这42-44贴为过渡,所以交待了大量一闪而过的非主要角色及人物关系,对于读者(尤其记性不好的)来说,这些绕口又陌生的官职及繁杂的人物关系想要梳理清楚实在不是简单瞅一眼就能get到的事情。 比如,“中将”一职,全书就出现了十几二十个有了吧,还有男有女……在此情况下,写到红梅大纳言相关情节时,误会就产生了。
红梅大纳言——名字像女的但其实是个男的——是柏木的同胞弟弟,前文提过一嘴,一笔带过,我是记不住了……彼时的他,是真木柱的丈夫。
真木柱是谁呢?是玉鬘的继女。
玉鬘又是谁呢?是柏木的异母妹妹。
也就是说,在情节上靠真木柱——名字像男的但确实是个女的——联系起来的红梅和玉鬘两人,也是同父异母的兄妹关系。但是在注释中,关于红梅大纳言和玉鬘之间这种密切关系的注释为——“异母姊妹”。
天晓得这个“姊妹”给我带来了多大的困惑……“姊妹”一词当多个孩子有男有女的时候,确实可以为兄弟姐妹的统称,这个俺知道。但是这里玉鬘、红梅就俩人啊,何必要用统称……好比,我可以说贾宝玉、贾元春、贾迎春姊妹几个,OK没问题的。但是如果我说贾宝玉和贾迎春是异母姊妹……这,很怪啊!哪有这么说话的…………而且我又参考了一下注释3中关于须黑之子的注解——“异腹姊弟”,这就又分男女了啊……所以我想“姊妹”就只是姐妹没有兄弟吧,不然完全可以直接写更明确的“兄妹”……
当然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红梅是个200番龙套,我们对他不熟的……很有可能会通过“姊妹”一词真的误认为他是个女的,有妻子的女的……
严谨起见,查证了一下丰子恺译本,对此“亲密”的解释——“异母兄妹”,好了,没事了。异母兄妹,多么阳间!
另外,对须黑大将孩子们的称呼,林译本其实也有点让人看着混乱。比如“藤中纳言之君”、“中将辨之君”……“中将辨之君”(可能是男)还容易和下文的“中将”(可男可女性别不详……)搞混。他们在前文都没怎么有效出现过,在我看来就是突然空降了这么些个人……都是谁跟谁啊!
当然我相信也许有记性极好过目不忘的人不会产生混乱疑惑,但我不行,我相信我也绝不会是一个人……
而丰子恺译本就大大降低了此类混乱产生的可能。他在每个人物前都带一笔人物的亲戚关系(或者至少是性别………)如“同胞弟”、“两个异母弟”、“侍女中将”。
再次声明,没有任何抨击的意思。虽然如此种种,我还是更喜欢这一版的风格。当然这可能不算什么错误,但绝对会造成歧义,甚至比某些一眼就能看出来的低级错误杀伤力更大……因为我不知道是我有问题还是书有问题,明明可以用更加清晰的表述,降低可能出现的障碍或疑惑。
不过我也算终于体会了每次写东西时,导师都会说的,我没有服务精神我只自己写得开心,不考虑读者能不能第一时间get到,以前我都是不服气的,我会告诉老师“这个事情我前文写了!”(看不见看不懂那不关我事)导师就会说,是写了但是读者印象不深就会忘,需要反复提醒读者是怎么回事,不然他们看不懂就会生气就要挑你的毛病……好的这回我理解了!丰子恺译本在反复提醒这一点上就做得更好,所以也是鞭策我自己的论文写作——当读者无法在他们舒适范围内get到某件事时,第一反应一定是挑刺儿#写得有问题不是我没看懂#不会有人愿意往前文翻,也没有人会承认自己理解能力不行的…………所以尽量还是写到傻子都能看懂的程度为好。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