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是在七月出头的某个时间段买的,我前后留有将近二十几天的空挡。终于在八月上将近中旬的时间里,我继续阅读了它的冬春两章。这本书和《小森林》一样,喜欢根据季节排序文章篇幅:夏秋冬春,连篇幅都一样。我在想这是不是日文文学作品的共同特点和创作习惯。
契机是八月正中旬的某个晚上,我思绪涌动,打算将自己的感悟在凌晨时分写在我的文档中,我担心白天看到自己因为情感而写下的文字会让人感到恶心,白天对我来说确实不太适合抒情。
我慕名而阅读了这本书。翻开书的那天晚上,我在校图书馆的大厅里,燥热无比。一开始我确实对这本书不太感兴趣,又怕自己二十几块钱打了水漂。又或许是有自己给自己定的假期阅读任务必须完成的信念,我还是坚持阅读了它。很幸运,书开头是秋天,我喜欢秋天,气候适宜,风景宜人,树叶随风摇曳,多了一分忧愁,也多了一分自由。我想,这也许是日本最美好的季节。主人公是代笔者,我从未听闻过,但关于书信,我一直秉持着见字如面的想法,亲切且多了几分真实情感。日韩的文字书写与中国汉字有很大的渊源,并且历史课本和老师教得很详细、全面,所以我也不必多言。也许是有了这个缘由,所以我能够看下去。
书中描写镰仓,我认为比较吸引我的是人,而不仅仅是镰仓的樱花寺庙风景。代笔传人波波充满想象力和感悟力,芭芭拉夫人是热情好客的邻居,文章中还有从外表无法得知情感细腻而笨拙的男爵,还有喜欢写镜像文字的QP妹妹。我很喜欢他们的对话,直接而真实,有直白、坦率的魅力。我并不倾向于使用华丽的辞藻或生僻的文字来描写,朴实的文字留白更有想象力。文章随着季节的变化和时间的流逝,故事情节发展得很快。当我翻下一页时,会不禁感叹:“原来已经过了一个季节”。每当主人公灵感迸发,奋笔书写脑海中的文字时,我仿佛也能够有所体会,就像此刻我以最快的速度码出心中所想一样。如果代笔人完全代入当事人、甚至成为当事人才能完美地书写贴合事件的信件,那么我似乎明白了我小学时期写过一本小说却不断放弃的原因——因为我代入的是作者,而不是小说中的主人公。
这本书是我过渡大学一学期和暑假的开关。我选择了文字描写治愈的书籍,而不是其他类型的书,因为我希望能够有一些静下来的时间,通过阅读而反思和思考,从书中获取充电和启发。
文章写到这里,我在反思,是否应该写些与文章有关的内容。但如果只是叙述文章内容,那不就成了我写过很多书籍读后感的样子了吗?读后感侧重于感受,而不是叙述文章。那是作者的事。作为一个有感而发的读者,我应该侧重于这本书与我自身经历相关的感悟。
写到这里,我想我已经没有其他要写的了。该收笔的时候,就要毫不留恋地干净利落地告别。谢谢《山茶文具店》给我带来的温柔和细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