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左叔
若干年前,我在豆瓣上读过不良生的文字。那时给我的印象是,他应该与我年纪相仿。
读这本《慢慢告别》才发现,他2005年大学入学,“理论上”应该比我小十来岁左右。文笔中不知来由的“老成感”,大概就在这本《慢慢告别》中交待了吧。文字只是一个人内心世界的外化,成长道路上的风尘,经历的苦难和泪水最终都散落在字里行间。所谓的天真无邪、不谙世事,归根结底是因为苦尽量少。苦尽量多的人,无论外表还是内心,都会变得苍老。
这本书的文字节奏很慢,很细碎。原本可能只需要提一下的事情,不良生硬生生地描写出来,慢慢地写、慢慢地讲。
心灵明亮的人,或者从未被生活的困扰纠缠过的人,可能会本能地排斥这种陷入泥淖的迟缓感。这些体验是不愉快的,举个不太恰当的比方,就像一个习惯了抽水马桶的人,突然不得不面对乡下的旱厕一样。明白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苦难和痛苦,它们存在的合理和无法逃避的命运,但在生理上,会产生无法抗拒的本能反应。
曾经有类似经验的人,可能会情绪上产生两极化:一类人深陷不良生的故事中,读到令人动容的地方,会流泪不止;另一类人也会有内心的抗拒和排斥,希望不被那些可怕的过去所困扰。已经历了很多艰难,已经“过了万山” ,又何必回头看那些“细数伤痕”的岁月。
苦难大概是创作中永恒的主题,否则就不会有“不平则鸣”的说法了。苦难也造就了很多创作者,因为这些经历,使他们的作品成为令人慰籍、引发共鸣的珍品。然而,真正逼近私生活,暴露真面目的“个体写作”,并不常见,人们在落笔的时候总是要斟酌一下“是否合适”。
读《慢慢告别》,我常常想起黄灯在《大地上的亲人》中的思考,她的书近似于现代中国乡土调查报告,涉及到许多不堪入目的私密部分。这也反映了这个飞速发展的社会中的种种拉扯和不舍,当写东西时难免会犹豫不决。当然,我也会想起邓安庆常常被人嫌弃“卖惨”,以及他在豆瓣上发表的一些文字。一个人付出真心,却被别人嫌弃。人生的悲欢不相通。对于创作者来说,不能取悦所有人,唯一的出路就是“取悦”自己,让自己在写作中得到放松,获得满足。
在以手机为媒介的传播时代,文字稍微长一点的短视频,观看完毕率就会骤降。花很长时间慢慢阅读一本书的受众,可能并不会花太多时间以慢慢的节奏,将自己的生活细想,反复咀嚼,并以用心的方式进行记录的创作者能获得多少关注呢。
同在“慢车”上,我们要庆幸吧!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