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时代的丕变中,每个人都陷于无法走出的盛世困境,每个人都在寻找突围之路,每个人都为此付出了代价。然而,每个人都无法返回长安。全书的概括可以归结于这段话。读完后,我也想分享一些个人的感受。
李隆基晚年疲惫政务,却又好大喜功。他偏听偏信,宠奸宰相,冤枉忠臣。在危急关头,他匆忙离开长安,令百姓和群臣们都蒙在鼓里。到了马嵬驿,他连同贵妃一起被放弃。这样冷漠无情的行为,最终导致他身边的人都被发配,这是因果报应。相比之下,忠诚的仆人高力士显得更有情有义。
李隆基之子唐肃宗李亨,表演型人格纯粹胜过真实。他在遮道请留、迎太上皇回长安的时候,表演得极为出色,堪称“影帝”。然而,他也继承了父亲的缺点:喜欢派遣宦官充当监军和特使。边令诚冤杀了高仙芝和封长清,导致潼关失守。鱼朝恩不听李光弼的建议,导致相州之败,郭子仪最终被牺牲。同时,他急于求成,不听取李泌先取范阳的建议,迫于攻取两京,导致安史之乱延长了几年。最后,李豫无力清剿残余势力,为唐朝后期的藩镇割据埋下了伏笔。
关于宰相,李隆基晚年重用了李林甫和杨国忠这两位奸相,而李亨也不想落后,重用了李辅国这位更加重量级的奸相。他甚至也敢动太上皇李隆基,成功离间了父子关系。考虑到当时平叛进展不顺利,他迫使李隆基离开兴庆宫,搬到太极宫,使得李隆基的晚年美梦破裂。
诗人方面,李白在面对官场时并不潇洒,缺乏政治敏感度,却自视甚高,认为自己拥有经天纬地之才。他一生都迷恋于功名;王维被称为“诗佛”,但他无法解脱自己。他一直感受到在乱世中被俘的苦楚,并对未能自杀殉国而感到懊悔;高适虽然官至节度使,但他在李白因追随永王入狱时选择了沉默自保。杜甫等人选择大声疾呼,成功救出了李白。然而,杜甫在为宰相房琯求情时却被贬。杜甫始终都是杜甫,而不是杜拾遗,他渴望官职,但却始终保持他的真实性情。
在之前,我更喜欢李白,但现在我更偏爱杜甫。李白的诗中洋溢着放纵的酒后虚无,清醒后仍然郁郁不得志。相比之下,杜甫的真诚和扎实触动了我。最引人感叹的是关于“贰臣”。读完后,我不禁发出疑问,当君主背弃臣民的时候,臣民是否仍有责任忠诚于君主?假如背叛的是汉人而不是胡人,李唐还能重新赢回人民的支持吗?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