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代的统计学中,概率不需要经验验证,这一点被当作理所当然的事实。将某一值的频率分配视为观察系统客观属性的倾向,则被视为“自然主义误解”。重要的是不要混淆概率的计算和实验验证。如果抛或者玩掷骰子的游戏时概率不是1/6,而是3/6,那并不意味着概率规律出错了,而可能是硬币和骰子的平衡有问题,需要替换。
统计学并不是以对真实实验的认知为目的的科学,而是允许在不确定情况下做出决策的科学。概率这一概念与其说植根于长时间里出现的频率,不如说“赌博的临界胜算”就在这里。频率不是用来推断系统某个假定真实属性的,而是用来确定或推翻之前的推测的,这与赌博类似。
潜能或可能性应该与实现并存,这一观念可以追溯到亚里士多德。麦加拉学派认为,潜能只存在于行动中,即行使的那一刻,这一观念有一定道理。亚里士多德反驳称,如果前者正确,那么一个不在施行医术的医生不是医生。潜能在构成上被这样定义:它有不行使的可能性,有存在和不存在,以及转化为行动和不转化为行动的能力。问题在于可能性的存在方式,它以尚未转化为行动形式存在,不依赖于实际施行而独立存在。因此,亚里士多德可以宣称“每一个潜能都是相对于它所具有的潜能的非潜能”。悬置自身的实现可能性是潜能概念自身所固有的。
即使亚里士多德毫无保留地断言潜能的存在,他也坚定而有些矛盾地认为潜能或可能性的层面隶属于现实和实现的层面。无论是从概念角度还是从实质角度看,实现都先于可能性,不仅因为成人先于儿童、人类先于种子,还因为所有的潜能都趋于实现,正如趋于自己的终点。生物有视物的可能是为了确实地看见,而不是反之。人类可以认知是为了认知,而不仅仅是为了拥有认知的可能性。因此,亚里士多德声称:一方面,如果没有阻碍,可能性会自然而然地转化为行动;另一方面,对于有存在必然性的事物,谈论其可能性是无意义的。
这本书比想象中的薄很多,在前几天刚好听到明室的播客采访了拜德雅,里面好像提到,也有可能是我在电影中看到的,国外实际上经常会印刷这类型的小册子且因为没有很多复杂繁复的插图,让我读得很愉快。这本书真的很适合穿插在阅读大部头的时候。
这本书本身所承载的信息比文字本身多很多。让我想到前不久在“落日间”读到的一篇关于拉图尔的文章《Bruno Latour视觉化与认知:把事物画在一起Visualisation and Cognition(1986)》。当然我对哲学、物理学、信息技术、新技术这些东西一窍不通。在这样的情况下,我联想到了正在进行中的塔罗牌探索。对于这幅古老的纸牌游戏来说,我们是应该亲力亲为地去验证她所预言的东西,还是应该花费大量时间去观测那极小的、永远不可能被算准的那一部分(运气)。
如果两者都不是我(们)想要追求的,那我(们)为何要开始这场游戏?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