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些社会学相关公众号看到了本书的推介,刚好是比较感兴趣的议题(流行文化相关),于是购入。没想到勉强看了三章之后实在看不下去了。
该书成书于2020年,当时作者23岁,应该是一个大四/研一学生,基于作者的年龄考虑,我对该书的期望没有太高,但内容还是令人感到失望,有些过于稚嫩了。
首先,研究方法不清且不规范。文中并没有指明到底研究的什么、在哪个“饭圈”中进行的调研。提到了一些理论,但没有引用出处。分析对象也没有说明,读下来感觉只是基于“内娱饭圈”的分析,实际上,欧美圈、他泰、kpop、jpop圈等等又各有不同,但从对饭圈的圈层划分等等部分可以感受到,作者好像认为自己分析的就是饭圈的全貌。贪多嚼不烂。
其次,实证资料不足。书封上“亲历饭圈500余天沉浸式调研”这句宣传语,我对本书的期待是至少较为详实的实证研究。而在我所阅读的章节中,虽然能够感受到作者在第二、第三章中试图将粉丝构成和活跃平台进行尽可能全貌式的展示和分析,但几乎没有任何用于佐证作者所提出的分类和对平台调性分析的合理性的资料。比如,作者在分析豆瓣小组时,强调了豆瓣小组“缺失监控”的氛围,这样的氛围“给了女性表达自我、释放天性的机会”,但这更像是作者的主观判断,因为并没有给读者提供任何豆瓣小组用户自身的态度和观点。我认为在这个观点上,作者对于审查和监控下的自由太过乐观,实际上从豆瓣小组中缩写、代称等的使用,就可以察觉到相关的粉丝对于监控是有感知、而且在有意识地避免被监控的。
再次,作者的分析的随意性和主观性很强。很多观点都只是用一句话带过,而且用一个观点来佐证另一个观点,没有给出任何的实证资料或reference,比如p26作者写道“历史上的男权压制导致人们对女权和融合的欲望愈加强烈”,但这里的压制指的是什么样的压制创造新的文本又会获得什么样的快感感觉只是概念的堆砌罢了。而且,虽然能感受到作者在尽量用看起来“客观中立”的语言来写作,但对饭圈/粉丝的偏见和负面态度跃然纸上。这是否是源于作者自身不太成功的、对自己有较大负面影响的追星经历,我不得而知。
最后,运用和发展理论的水平不足。不客气地说,作者对理论的应用和发展的能力,可能不如一个受过较好训练的社科专业大二学生。从我阅读的前三章来看,通篇对理论的应用,都只是在蜻蜓点水般地借用各种前人理论佐证自身主观观点,看不出任何理论贡献和有价值的分析。而且对理论的使用是否契合也有待商榷,比如第二章在分析粉丝类别时,用费孝通的差序格局来类比粉丝圈层阶级,我认为并不妥当。差序格局的核心是每个人以自己为中心向外推,不同圈代表远近亲疏的不同。而粉圈的“中心”并不是每个个体,而是明星本人,粉圈是围绕明星(或者其形象)组建起来的格局,那么这种“差序格局”的中心到底是谁、远近亲疏到底是对谁而言的作者并没有合理的阐释。甚至对于所谓的“散粉”来说,只有明星一个中心,并没有所谓的“圈层化”现象,作者在这里使用差序格局的概念是不妥当的,可能只是“为了用理论而用理论”罢了。
还有一点,虽然和该书的水平无关,但作者表现出来的性别意识也令人不适。饭圈现状或许确实以女性为主,但作者在分析中过于突出了她所理解的“女性特质”,很多相关分析实属“看似有理有据的刻板印象”。尤其是在讨论豆瓣小组与“八卦”的部分,p55作者写道:“在原始社会,男性的主要任务是外出打猎,女性的主要任务则是采摘和信息交换。信息交换本身带来的满足感要远远超过信息本身的价值。在现代社会,八卦成为女性信息交换的基本形式,而八卦的内容也从哪里的果子好吃延伸到公众人物身上”。这一段可以被称作毫无根据的胡说八道了,我在这里不多做评价。
总的来说,这本书就算是放在课程论文里,也属于比较水的那类。作者生于1997年,作为年轻人,在对青年/流行文化的研究中,仍旧展现出了如此浅尝辄止的、居高临下的态度,只让人觉得很遗憾且失望。
DloobyQin 2023.8.6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