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说它是一件反映解放前夕一些年轻人在知识领域里猛闯猛攻的标本。这股勇猛的求知精神令人折服,我愿意把它看做牛顿所谓的“巨人的肩膀”。费老本人也是目前我见过的最真实的人间观察员。
《乡土中国》成书虽在70多年之前,但这其中谈到的问题依然在这片土地上发生,充满现实意义。我从乡土里走来,书中谈到的乡土本色、社会结构以及对这些内容的归纳思考和古今中外的对比启发了我的许多思考,也解答了我内心许多的迷惑。跟着作者,人可以从现实生活中抽离出来,站在另一个高度审视过去、现在和未来,理解我们从哪里会到哪里去,对身处的这个社会的认识更加全面。
作品平实的语言、严谨的逻辑和简练的文笔结构,使阅读过程成为了一种享受,就好像一个人在前面带着你领略无限的风景。基本上你能想到的问题都能给出清晰的解答,这不仅在于作者的治学态度,更有赖于作者脚踏实地的在田间地头调查访问,真正亲临一线,躬身基层,这才是做事情应该有的样子。
虽然后来故事并没有按照费老的设想发展,甚至费老本人还遭遇了一段坎坷的经历,但这丝毫不影响作品本身成为后人的精神财富,其中的思考和启发反而因时间的检验变得更加珍贵。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