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书最初是在即刻上看到的,好几个从事消费领域的即友推荐了它。一开始,对这本书的期望不大,一是因为标题噪声很大,很多关于中国消费,乃至更加宏观经济层面的事情都可以从六七十年代的日本找到症结和答案;二是之前看过的关于无印良品、名创优品以及大创的书,写得过于宽泛,缺乏参考性。
带着不高的期待,打开了这本书。读完第一章,我就收回了之前的想法,因为这是一本好书。人货场这个框架不仅适用于消费零售领域,也适用于电商。在书中,作者概括性地总结了为什么日本“错过”了电商,这对于很多人来说很有启示。
早些时候,日本线下商场的布局无论是在层次、店面、货架、甚至支付(收银台)方面都非常合理,让用户的购物体验无可挑剔。人们选择网上购物的初衷是方便、便宜和选择多,而这三点,日本线下店全部都能够做到。相反的,那个时候国内的线下商场的发展相对不那么发达。即便到了后来,经济发达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大家把投入和精力转移到了线上。所以,让日本放弃现有的模式而跨足到电商领域,真的就是一个好选择吗?即便现在日本乐天做得风生水起,但如果仔细看看他们的模式,就能明白,日本对电商的定位是不同于我们国家、不同于美国的线上线下对立的零售行业环境。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写过一篇关于日本消费市场的文章,主要以7-11、唐吉诃德和优衣库我意识到在PDD出现之前,我们国家依旧有大量的四五线城市和集镇没有完全享受到电商带来的便利(而这一点,日本的线下商场是几乎都覆盖到的),那么,在拼多多出现之前,难道这些城市就没有消费需求吗?答案是明显是否定的。
因此,我总结了几点启示:1.从拥抱世界到回归本土;2.从集体共赢到个人实现;3.将更好且更便宜的商品变成主流;4.追求实现消费者的情感满足。这些启示十分有价值,会对我们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产生很大的帮助。
总之,这是一本好书。虽然豆瓣上的评分只有7.6分,但我个人认为应该给它9分。如果你感兴趣的话,可以去了解一下大前研一的那本非常著名的《M型社会》,尤其是对于想要更好地理解日本消费市场的发展和现状的人来说,会有极大的帮助。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