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无事时,可以读书。在三伏天里,伏和二伏都相对凉爽,直到八月初,天气才真正开始炎热起来。在这个时候阅读老人的回忆文字时,能感受到一种黄昏时分的宁静氛围。曾经读过钟叔和先生的文选《念楼学短》,对他对古典文学中的文章趣味感到一丝兴趣,于是想要获得这本书我很意外,书籍的装帧,尤其是锁线都非常喜欢。翻过一半才发现,手感很好,轻便,有古意。老人的文字都是回忆,回忆中的人大多都是故人。或是序言,或是忆旧,那些记忆也和书籍的封面一样,庄重严肃,仿佛还带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的气味。
从老人回忆文字中也能看出作者的身世和世情经历。我还记得还有一位学者的回忆录,其中身世遭遇和文化背景与钟书河很相似。那是章开沅的口述史。这两个人都是上世纪前半页出生的,青少年时代都亲近左翼,参加过学生运动,也有过一段流浪的岁月。不过钟叔河和他的好友是一群左翼的知识分子中的逍遥派,他们的学术背景也比较接近。文集中回忆了同为记者的李普,还提到了李锐和黄永玉。他们的身份很微妙,因此他们的文艺感也不太清晰。这些知识分子具有职业色彩,负责宣传工作,与大学生不同。他们的生活经历和遭遇,人际交往都很复杂,也带有一些含混不清的色彩。这些经历造就了他们复杂的人和文字风格。钟书河的文章一般都比较冷静和抽象,很少情绪特别饱满的时候。只有在回忆牛棚生涯时,回忆与潘汉年和妻子董慧的时候,他的个人情绪才会几度浮现。也许是因为职业原因,他有意压抑了自己对自身怨怒情绪的表达。他对潘汉年的观察也带着认同感。他们虽然被隔离在群体之外,但无论是身份还是立场,他们仍然属于官方。从这篇文字中,记者的敏感、克制以及专业态度,都能看出来。
节制的感觉在他的文字中也一直贯穿始终。
这本书中不仅仅是回忆故交,还有意保存史料。比如与钱钟书的几次书信往来。钱钟书在回信中提到的都是对钟叔河序文的意见,似乎这种往来在当时是编辑与学者之间交流的一种常态。这些书信保存下来,钟叔河也一一解释了自己的错误,并特别提到了钱钟书对几处外文错误的意见。我对钟书河对自身知识结构的评价很感兴趣。这并不是因为八卦的兴趣,而是对历史人物代际的观察。钱钟书之所以幸运,是因为他的学业在战争之前已经较完整。钟书河这一代人从阶级、受教育程度和遭遇上来说,都有一些遗憾。战争期间,学生们接受的教育程度不一样。钟书河对钱钟书的信,带有一种学生的态度,很纯真。这几篇回忆钱钟书夫妇的文字,都少了一些老成气。可能也不完全是无意之作。我认为作为一位经验丰富的记者,他熟悉文体的表达技巧。
整个文集给人的总体感受是老成和冷静。作者对写作和做人的态度也偏向传统。作为编辑,我当时常与作者互动,形成了长期的交往,也无形中促进了学术上的交流。尽管他谦称自己不是学者型的编辑,但在当时的编辑团队中,确实能够在工作中成长为学者。人与人的交往在当时仍然很温暖,工作和生活的界限、公事和私交并不那么分明。不过,为什么他的生活更加冷冽呢?除了职业习惯使然,编辑习惯将自己的话语隐遁在作者文字之后外,还有一个原因是他自身的社会阅历。
阅读钟叔河的文章时,会不自觉地代入老派文人的趣味。直到审视他的履历时,才会意识到他有左翼背景,并在他接受的教育中学到了许多现代知识。他的时代不是旧式知识分子的主场。只是在之后的岁月中,在与他人的互动中得以沉淀。而与他有相似遭遇的学者,他们的散文更富有情感。章开沅在口述史中回忆早年的工作和游学经历,在船上漂流的见闻多年后仍然能感到兴趣,学生时代的活泼、新奇以及对时代的参与感并没有消失。有些人保持着孩子的心境,能跳脱自身的历史,并对过去滔滔不绝。有些人则充满了悲哀之音,读起来令人感叹他们的衰老和残年。季羡林晚年的文字给人一种早春二月的凄凉感。
然而,在钟叔河的笔下,这些历史似乎有些疏离。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