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受难之时,受苦受难的就不再是某个人了,国难会影响到每一个人、每一个方面,文化的血脉和民族精神的血脉同样不能断。
在祝勇的这本《故宫文物南迁》之中,我们看到了在国家危难之际,多少人为了保护珍贵的文物付出了无数心血。
要讲述故宫文物南迁的事迹,离不开那个时代的特殊背景,那时的中国正经历着两千年未有的大变局。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结束了,但国家并没有一下子就走向富强,军阀混战十余载,北伐战争好不容易让国家走向形式上的统一,虎视眈眈的日寇开始肆虐中华。
在国难当头之时,故宫里的文物也被前清遗民窃取,看到故宫文物的流失,不禁想到西域考古。以前总寻思那个时候的人们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民族瑰宝,现在看看,连皇城里的东西都守不住,更不要说那偏远地方的文物了。所幸还是有有识之士及时止损,进谏中央,创建故宫博物院。当故宫里的文物真正走进大家的视野之后,我们方才真正接触到民族文化的宝库。
祝勇在书中提到一则胡适与宫中的九九消寒图的趣闻,胡适在无意之中破解谜题。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九字各九画,刚开始还想着,风字没有九画,转念一想,繁体的“風”确实是九画。紫禁城里的一切物品都有历史文化价值,诚不欺我。看到书中写到淞沪会战之时,日军烧毁炸毁商务印书馆,领馆中丰富的藏书被毁,号称东亚第一的图书馆一夜之间突然消失。这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劫难,也是图书的劫难,让人想到当下河北的水灾,令上百家图书出版业的库房受损严重。一笔一划的文字,民族文化的筋骨,似乎总少不了在磨难之中历练。
上海激战之时,故宫博物院正在整理文物。故宫文物南迁一事,明明到了刻不容缓的时候,偏偏还没开始,就阻力重重。甚至有人扬言,一旦故宫文物运出北平,就要在铁路上安放炸药,实施爆炸。之后关于文物的保护工作,自然更是考验重重。故宫博物院的首任院长,便在文物南迁的过程之中,遭受不白之冤。
祝勇在这里让读者好好了解了一下故宫藏品的来龙去脉,也指出清代皇帝鉴赏能力有限,所以故宫博物院是存在书画赝品的,有的书画在皇帝收藏的时候,就是赝品。书中就列举了乾隆收藏《富春山居图》的例子,把假的当成真品,把真品看做赝品。后来在南迁过程中,被人将帽子扣到了故宫博物院是负责人头上,说是他们盗换了文物,以致当时致力保护文物南迁的院长等人遭受污蔑甚至刑罚。其实赝品并不一定是后来盗换的,有可能原本就是赝品。
故宫文物南迁,保护的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华仁人志士的爱国之心。
相关推荐
© 2023-2025 百科书库. All Rights Reserved.
发表评价